道德“星工厂”——记群星璀璨的灌装车间
新闻分类:墨香酒韵 来源:新厂灌装车间 发布日期:2011-11-03
武城地处齐鲁大地、孔孟之乡,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淳朴的民风塑造了人们仁义、厚道的性格。百行德为首,百善孝为先。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大地上,从“啮指痛心”的曾参到感人至深的“四女孝亲”,敬老孝亲的故事一直不曾匮乏。现在的武城更加注重道德建设,自2008年全县开展“四德”工程建设以来,涌现了许多道德楷模、“四德”典范。我公司作为全县“四德”工程建设的领军企业,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有着六百多名员工的新厂灌装车间,可谓是这“领军企业”的先锋队。
回顾这几年,每一个灌装员工都会禁不住自豪。不仅是那些实至名归、获得荣誉的楷模,就是身边的同事哪个不是从自己做起、积极地响应道德建设?
2008年公司评出的三大孝星,有两人来自灌装车间:一位是家庭事业一肩挑,精心侍奉公婆的车间副主任周玉静;一位是十年如一日,细心照顾患脑血栓公公的灌装女工于丽。
2009年,在第二届当代武城“二十四孝贤”和2009年德州“千面旗帜”表彰大会上,我公司六名员工受到表彰,灌装员工占了“半壁江山”:获得“百名孝女”称号的尹绪翠,是灌装车间一车间二班班长;获得“百名好妯娌”称号的刘丽,是灌装车间一车间统计员;副主任周玉静的家庭被评为“和谐家庭”。同年底一车间员工于淑芬的家庭也被公司评为“和谐家庭”。
2010年在第三届当代武城“二十四孝贤”及2010年孝德“千面旗帜”表彰大会上,我公司七名员工受到表彰,灌装车间又占了近半数:副主任周玉静、田志国分别获得当代武城“二十四孝贤”和“百名孝子”称号;二车间统计员姜洁伟获得“百名孝媳”称号。同年底周玉静又荣获“武城县道德模范”称号。
2011年,第四届当代武城“二十四孝贤”暨2011年孝德“千面旗帜’表彰大会上,我公司十一名员工受到表彰。灌装车间主任王树文获得“百名孝子”称号,二车间五班副班长徐晓丽获得“百名好妯娌”称号,一车间员工曹凤梅、二车间员工董淑芹分别获得“百名好婆婆”、“百名好母亲”称号。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公司领导重视“四德”工程建设,车间领导及优秀员工以实际行动做表率,灌装员工在这浓厚的孝德、诚德、爱德、仁德的学习氛围中,综合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如今车间里繁星点点、星光灿烂。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或几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此时我真有些“满目珠玑耀眼迷,不知先摘哪串美”的感觉。
今年1月11日,灌装二车间员工韩东丽家中失火,烧毁了全部家当。公司领导得知后,及时给她家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她家的遭遇更是牵动着车间每一个人的心,虽然灌装车间临时工很多,人员流动性大,有的彼此还不熟悉,但是大家觉得能走到一起,就是一种缘分,就应该同甘苦、共患难,共同度过难关。大家纷纷打电话安慰她,并慷慨解囊,献上一份爱心。
灌装员工,不仅是公司里团结互助的好员工,在社会上也是关心他人的“活雷锋”。今年夏天的一天,下午两点多钟,正值灌装员工上班的时间,一位骑电动车的老人突然晕倒在公司附近的公路上。车间员工张永贵、王延双等十几名员工看见后,有的赶紧打“120”,有的忙着联系老人的家人。不大工夫“120”救护车来了,经检查得知老人是因天热中暑,身体并无大碍。救护车走后,几个人正商量送老人回家的事,老人的家人闻讯赶到,连声感谢,并激动地说:“今天幸亏是遇上了古贝春人,不然这么热的天就是摔得不重,在太阳底下这样晒也受不了啊。‘古贝春酒好,人更好’这话一点也不假。”
灌装员工在外团结友爱、关心他人,在家中也是尊老爱幼,孝敬老人的道德模范。二车间九班副班长孙玉梅的母亲患糖尿病多年,现在病情加重,每天都需要为母亲做餐前打胰岛素、测血糖、吃药等事情。虽然特别麻烦,但她们姐弟六人都抢着照顾母亲。小孙工作忙、孩子小,天天忙得团团转,但她还是经常把母亲接来精心照顾。早上五点钟她就起床,准备好可口的饭菜,再为母亲打针吃药测血糖端水盛饭。等把母亲伺候好,她匆匆扒拉几口饭,就来公司上班。晚上劳累了一天的她,为减轻母亲的病痛,常常为母亲按摩身体直到深夜。她对娘家妈这样孝顺,对公婆也是如此。逢年过节的尽心尽力且不说,平时一有空,她就买上老人喜欢的东西、带上儿子到二十多里外的老家看望老人。为减轻公婆的负担,她经常接八十多岁的奶奶来家中小住,对奶奶精心伺候、百依百顺,奶奶高兴地逢人便夸她的孙子媳妇如何孝顺。
灌装车间以前被人们称为公司的“黄埔军校”,为公司各部门培养了大批人才。现在,灌装车间又被人们称为“四德”建设的“星工厂”,培养了许多道德之星。相信今后,灌装车间一定会更加星光灿烂、光彩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