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手机里的段子

新闻分类:墨香酒韵  来源:德州市酒文化研究会  发布日期:2012-07-02

  段子是现时期手机时代的宠儿。你说现如今,哪个人的手机里没有几十段上百段各式各样五味杂陈的段子?段子之所以这样广受欢迎,是因为它传递的不仅仅是信息,也是文化,还有情感,甚至是价值观和普通的真理。段子大受吹捧,最大的特点是逗乐,它于轻松调侃间将人间万象评点,可谓是寓教于乐的高级教员。

  段子以润物细无声的耐心在培养着国人幽默的细胞。比方说你会解释什么叫“无奈”吗?段子里说:“无奈就是被狗咬了一口,却无法去反咬一口的感觉!”有意思吧?

  我喜欢上段子开始于“非典”时期。尽管在战胜“非典”后的统计表明,那期间死亡的人数远非想象得那么多,但所有经历过那一时期的人都会对当时那种焦虑甚至恐惧的氛围难以忘怀。那时候,几乎所有的社交活动都停止了,甚至朋友见面握手都成了双方的心理负担,更别说在一起聚餐饮酒了。可是在手机间飞来飞去的调侃段子却扮演起了缓解焦虑、恐惧的心理医生的角色。一条幽默的段子带给人的心理慰藉抵得过数句问候的闲话。

  段子是打开创新思维的一扇窗户。试举《雅贼》一段子:有个书法大师,作品万金难求。某君多次苦求不果,便每晚去大师家门外撒尿。大师忍无可忍,愤书“不可随处小便”,贴于门前,字贴当晚失踪,被拼装裱为“小处不可随便”,卖万金,并成了这个大师的劝世箴言。段子《职业妙喻》中对“社会学家”的定义则完全不按我们脑子里有关“定义”的形态,它写道:“当一个美女走进房间,所有人的目光都会盯着她,而这时候社会学家则会盯着每个人。”你看,这段子在嘻嘻哈哈的妙喻中就给你指点了迷津。诸如此类乍读令人大笑不止,细想却透着另类思维的段子对开启人的智慧不无益处。

  酒友相聚,边饮边聊,对“酒、色、财、气”四字争论不休,我为其读了一个《生活之歌》的段子:“无酒毕竟不成席,无色路上人渐稀,无财谁还早早起,无气处处受人欺。”“饮酒不醉方为高,见色不迷真英豪,非分之财君莫取,忍气饶人祸自消。”酒友们连声称妙。我还念了一个《烧酒歌》的段子:“火烤胸前热,风吹背后寒,咬牙新醅重,汗透破衣衫。急火三担水,一步十扬锨,肩头无新肿,装甑腰折弯。天地酿精华,水火汇自然。心血凝甘露,酒香心也甜。醉里乾坤大,悲喜两重天,举杯饮酒乐,可知烧酒难?”听罢,众酒友倍感杯中之物来之不易,更加细品慢斟喜爱有加。

  好段子是新的经典,不是《论语》,却呈现着《论语》般的精妙,这样的段子不仅令成长中的年轻人醍醐灌顶,也让满腹经论的年长学者感叹叫绝。如:“真正有能力的领导不在于谁能领导多少君子,而在于谁能驾驭多少小人。”又如:“该说时会说是水平;不该说时不说是智慧;知道何时该说何时不该说是高明”。“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并不影响它耸立云端;海不解释自己的深度,并不影响它海纳百川;地不解释自己的厚度,但没有谁能取代它万物之本的地位,……低调做人,就是用平和心态来看待世间的一切。”……编这段子的人很可能只是一介草民,却不失哲学家的睿智。这些段子的形式很可能不如传统格言那般严肃凝重,但却是老少皆宜。

  段子虽然也有偏颇和不当之处,但从来不虚伪,它不用那些长篇大论就能把人生体验和社会状态栩栩呈现在你面前:“每个人出生时都是原创,但很多人渐渐地活成了盗版。”“最好的与最坏的创造了历史,平庸之辈则繁衍了种族。”“命运负责洗牌,怎么玩儿看你自己。”……

  段子不仅直击现实,还时常为你描绘梦境:“所谓成功,就是在你二十几岁的时候,给优秀的人工作;在三十几岁时跟优秀的人合作;在四十几岁时找优秀的人为你工作;在五十几岁时,使别人变成优秀的人。”人总是在不停地为自己造无数成功的梦,而段子仅用简单几句话就将形态各异的成功梦一并网罗进来,它提醒你“在正常情况下有超常发挥叫优秀,在超常情况下有正常发挥才叫卓越。”段子还穿梭在现实和梦幻之间,为你的梦定位,给你的梦支招:“爱情是艺术,婚姻是技术,离婚是算术。”“在人之上时,把别人当人;在人之下时,把自己当人。”

  段子很像二月二的“蝎子爪”,嘎嘣脆爽,禁磨耐嚼。它形式不一,有时是小品,有时是诗词,有时是对联,有时是谜语……但无论段子的形式如何变化无常,不变的却是短小幽默的风范,针砭时弊的辛辣,丰富的形式传播着多元的文化理念,将儒释道法各家的道理都融于其中,精辟哲理,隽永深刻,请看:“清醒时做事,糊涂时读书,大怒时睡觉。”“人生如赛场,上半场按学历、权力、职位、业绩、薪金,比上升;下半场按血压、血脂、血糖、尿酸、胆固醇,比下降。……人生没有加时赛。”

  段子有“段位”之分,传播段子的人也有品位高低之别。能够从大量的段子里淘出高品位的段子,历练的是品位、眼光和人脉。偶然收发几条搞笑的段子不费吹灰之力,但经年累月保持常有好段子却非易事。发段子的人不一定是写段子的人,只是现发现卖,如同批发商一样并不制造衣服,只负责销售。如何能保证总有比别人更新的段子?我想经营的秘籍之一当是广开段源,而且不能只局限于同一单位,同一系统,秘籍之二是要把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准则,对收到的好段子,经常奉还于发段者,对收到的庸段子,则以沉默容之或悄悄删去,决不能对发段者进行责难,因为“水至清则无鱼”。

  段子还能泄露出为人处世的习惯。善于沟通的人,懂得礼尚往来的基本道理,即使没有好段子回馈,也会及时对收到的段子予以点评,就是词汇缺乏之人,也会以“哈哈”、“谢谢”予以回应;稍有些文采的人则变换着用“顶!强!赞!超强!精辟!经典!”之类的词,来表达自己的读后感;但是也有个别人由于种种原因,只收不回,给人的感觉是以为他不愿意与你一块品玩段子,或是他换了手机号码没有收到。可是他却在一个遇然的酒场上满脸诧异地质问你,那么些好玩的段子最近怎么不发了?好象咱发段子是义务,而他只收不回是特权。这当然不包括那些只会看还不会发短信的人。

  段子是手机时代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载体。好朋友之间互发个段子,其实也是换一个聊天的形式,在共同欣赏段子的过程中发出共鸣的感慨或会心地一笑,使友情在传递段子的过程中自然加深。吵了架的恋人之间发个幽默的段子意味着传递了和解的信号,回复一个搞笑的段子也就顺势下了台阶。给不经常联系的人偶尔发个段子,传递的潜台词就是“我还记着你哩”,不至于在某一天你真的有事联络对方时显得太突兀。

  这样说来,好段子无疑是食粮、是医生、是按摩师、是摄影师、是朋友,还是人生的导师。如果你赞同那句“世上最美丽的花朵,是智慧之花”的话,那么,交换有品位的段子,就犹如互赠鲜花……我觉得,常有段子陪伴自己是一件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