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酒
新闻分类:墨香酒韵 来源:山东省武城县公安局 发布日期:2013-01-02
参加工作二十年,已记不清参加了多少次酒场,喝过多少酒了,只记得有时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有时则兴致高涨,放浪形骸,醉得不辨东西。然而,不久前的一次简单家宴却使我真正领悟到酒的滋味,因为那次酒中有岁月长河多年沉淀下来的人生百味,这种滋味是芸芸众生在风雨旅途中不可缺少的指南针。
前几天去德州办事,回来时见天色尚早,车子便拐了个弯来到临近德武公路的一个小村庄看望我的小学老师。老师姓王,当年把我从小学三年级一直送到五年级毕业,那时乡村老师少,王老师一个人负责教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程。王老师的村子和我的老家相隔不远,刚毕业那几年偶尔还能碰上面说几句话,可我自参加工作后回老家的次数就少了,从那就一直没有见过面,只是从别人的口中听说他的民办教师身份不知什么原因没有转正,六十岁的人了还和老伴种着二亩薄地,吃喝花销都要向二亩地伸手……
一路打听着终于找到了王老师的家,不大的三间砖房,院子却挺大。因为那一阵子天老下雨,地里也没有多少农活,王老师和他的老伴都在家中。王老师见我来了,眼睛一亮,拉着我的手热情地把我让进屋里,师母则忙活着洗碗烧水。坐下后我仔细地打量了一下王老师:岁月已经把他黝黑的脸庞弄得像核桃皮一样了,头发已经白了一半……这就是当年风流倜傥诙谐幽默地用教鞭在黑板上授业解惑的王老师吗?我的眼睛潮湿起来。为了不使我那不争气的眼泪落下来,我对王老师说:“咱们到院子里看看吧!刚才进门时我见你院子里种了不少好东西啊!”
王老师领着我来到院子里。王老师真是个能人,把个大院子充分开发利用起来了:迎门墙处种了几棵丝瓜,瓜秧长得极其茂盛,开着层层的黄花,花团锦簇的枝蔓下吊着大大小小的丝瓜;还有几垄葱、几垄白萝卜、几棵西红柿、朝天椒……看到这些,我不禁笑出声来,说:“王老师你教书还没教够啊!我怎么看这些都像你的学生呢?”王老师有点不好意思,说:“这么大的院子,空着心里不踏实,才种上了这些,主要是她管理得好。”说着看了一眼屋里正忙活的师母。闲谈中得知王老师为两个儿子在村里要了宅子盖了房,自己盖房时再不好意思给村里添麻烦,便花钱雇人把村边的一块洼地垫平了,将就着在上面盖了三间砖房。
“人老了,有个地儿住就行了,依着好还有个完!”王老师憨厚地笑了笑说道。我对王老师顿生敬意,要知道在农村如果没有外来收入,盖三座北房娶两房媳妇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屋里坐吧!菜都上齐了。”师母在屋里喊。光顾着说话了,不知不觉天已是正午了。来时并未打算在这里吃饭,可真见到王老师了却不忍心说个走字,干脆和老师边吃边聊吧。看着桌上的六碟菜,王老师略带歉意地说:“不知道你今天来,要不就赶集弄几个像样的菜了。”我笑着说:“我就爱吃青菜,吃着放心又有利于身体健康。”师母说:“你老师经常念叨你们几个在城里上班的学生,说你们给他脸上争了光,自己没白教学。”
说话间王老师从里屋拿出一桶五斤装的散装白酒,说:“托人捎的古贝春散酒,六十度的,不知道你喝惯喝不惯。”
“这酒挺好的!我喝过。”这是我第一次在自己的老师面前撒谎,因为我知道以王老师的经济状况他又怎么会舍得花钱去买高档一点的白酒呢!师母走过来,说:“你老师快成酒仙了,一天两顿喝,这桶酒还不够他喝半个月的呢!”
“没法子,有酒瘾了!年轻时喝酒图解乏,岁数大了就图解闷了。”王老师淡淡地说。
喝了一阵子,我和王老师就都有了酒意,话匣子都打开了,话题自然就转到了多年前王老师作为民办老师教我们的那个年代。那时的王老师还不满三十岁,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高中毕业后在家务了几年农。那时村里的孩子多,基本上村村都有小学,老师却很紧缺,校区领导听说王老师有文化,心眼实诚,就让他当了民办老师,一干就是十几年。提起当年的事王老师没有眉飞色舞,反而惭愧地说自己当时学校家里两头顾,把学生耽搁了……
酒一喝多人的大脑就不听使唤了,交谈中我一不小心就提到王老师教了十几年的学而没有转正这件事上。王老师顿了顿,脸上掠过一丝茫然,很快又恢复了常态。
“都过去了,没转正咱也不能怨天尤人。没转正我不也是教了十几年的书,也有你们这样的学生吗?老师知足。”师母这时插话道:“你还不知道你老师的为人吗?就差一年的教龄,愣给关在门外了,要是换了别人早扒扒关系走走门子办成了,你老师倒好,凡事都讲个顺其自然,那就自然回家种地了。”
“那年乡教委下了通知,不叫用民办代课老师了,我只好回家种地了,她就不用再干累活了!”
“我宁愿自己苦点累点,当年要是转正了,现在每月能拿两千多,日子也就不用这么紧吧了。”这么多年过去了,看来师母对这件事还是不能释怀。
王老师没有理她,低下头端起酒杯深深地呷了一口酒,缓缓地咽了下去。然后好似意犹未尽的样子,用舌头在口腔里找寻酒的余香。这时我看到王老师的脸上出现了少有的光泽,原来沟沟坎坎的皱纹也少了许多,好像傍晚天边的晚霞,红得那么灿烂那么耀眼……我突然领悟到王老师这一刻一定是在认真地体验或回味着什么。要知道在别人眼里他也许是憋屈地活了大半辈子,因为他要是运气好点,头脑灵活点,现在过的一定是富裕的日子。
见大家都不言语,王老师笑了,说:“我就喜欢咂么酒的滋味,多少年了养成这么个习惯。我觉得酒的滋味和过日子是一样的,人要是把酒喝明白了就能懂得生活,懂得人生了!”
没想到王老师竟然把酒与人生联系在了一起,这一刻他到像个哲人了。王老师接着说:“你看人们喝酒时端起盛满酒的杯子,在没有亲自尝到酒时心里充满了好奇和向往:这杯酒该是什么滋味呢?把酒喝到嘴里辛辣又刺激,就赶紧咽到肚子里,然后酒的香味才慢慢地溢出来,这时才是最美妙的时刻,要细细品味才能对得起刚才那口酒啊!没有前面的那股辣就没有随后的清香。这不和人生一样吗?人这一辈子无论活多少个岁月,谁不期待着能顺顺利利过好日子?可总得要有磕磕绊绊,难免遇上一些不顺心的事,可你总得活着吧,不论这个坎多大你总是要过的。当你真正过了这一关,你内心的境界就会得到升华,回过头来细细品味人生的酸甜苦辣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别人认为我干了十几年的民办老师没有转正肯定心里憋屈,其实我早不这么认为了,世界上的事是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那年我回家务农干了一辈子的农活,虽没有积攒下多少钱财可我却赚了一副好身板,全身上下没有一点儿毛病,可那一批转正的人中有好几个已经得病去世了,看来上天对我还是公平的呀!你别见笑,这些都是我从酒中悟出来的呢!要不她怎么会不干涉我喝酒呢!”我们都笑了起来。
听了上面一席话王老师在我的心目中一下子变得高大起来,他俨然成了一个智者,醍醐灌顶般使我狭隘又略带黑暗的内心世界豁然开朗了。参加工作这二十年来我有过顺境中的沾沾自喜孤芳自赏,也有过逆境中的自暴自弃迷失自我,可是就在今天,在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农家小院里,在和一个曾经当过民办老师如今已经是彻头彻尾的农民的一次酒后,我的内心深处那些长久以来积存的纠结和困惑像六月天的雪一样迅速地融化了。
司机小李开着汽车经过短暂的颠簸拐上了德武公路,此时的天空格外的空旷和高远。我坐在汽车的后座,透过摇下的车窗尽情地享受着外面的凉爽,这种凉爽是经过整整一个闷热潮湿的夏季才能享受到的,这种凉爽沁人心脾,让人浑身舒坦,说不上来的惬意。而这种惬意是那些没有经历酷暑的人无法体会到的。
今后我要经常来看看王老师,陪他喝酒唠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