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年年
新闻分类:墨香酒韵 来源:古贝春报编辑部 发布日期:2013-03-02
较之儿时,现在的我对“过年”的期盼少了许多,但每每过完年后,对年的留恋却多了许多。儿时,总感叹春节的短暂,对来年的春节望穿秋水般地渴盼。如今呢,总感觉是不知不觉间,春节到了,不知不觉间,这春节过去了。回头再想想春节,只留一声叹息。
那日丈夫洗完头发,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我竟从其头上拔下十几根白发,每拔下一根,丈夫就把它掐到手里,那白发从其指尖柔顺地垂下,像一条挂满霜雪的柳枝,让人感到簌簌的寒意。我从未意识到他竟生出这么多的白发,这个从小娇生惯养仿佛长不大的人,终也在这岁岁年年的轮回里,不经意地就步入而立之年,合着当今社会的快节奏,向着自己人生的不惑之年大踏步迈进了。我们何尝不是,当仔细看看岁月给我们留下的点点痕迹,这春节便是每个人生命年轮上最厚重的纹络了。
似水流年
正是春节,能唤起我们对年龄的认知,对匆匆逝去的美好年华的深深留恋,感叹流年似水。
今年年后,各大卫视依旧纷纷地推出了自己的春晚,后期媒体调查中,江苏卫视春晚获得收视冠军。我恰恰看了那场春晚,用“白驹过隙,流年似水”形容其整场氛围最为贴切。它仿佛总在刻意地提醒,提醒你是否还记得过往,记得曾经在你成长中最为刻骨铭心的东西,尤其是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已步入而立之年的我们。
晚会安排了《新白娘子传奇》中的三位主人公重聚,F4的重聚,还有赵本山的小品谢幕绝唱。小时候那般羡慕赵雅芝扮演的白娘子雍容华贵,赞叹陈美琪扮演的青蛇率真侠义,怨恨叶童扮演的许仙愚钝。还记得演这电视剧时,在农村电视机还没普及,但丝毫没有减弱我们对这部电视剧的痴迷。如今,当剧中的三位主人公集体出现在电视荧屏上时,当她们合唱那首人们耳熟能详的《千年等一回》时,怕没有哪个观众挑剔她们并不专业的唱功,大家都在搜索记忆中的白娘子,记忆中的许仙还有小青的模样,蓦然才发现儿时的偶像们竟都已老去了。
十几年前我还在读大学,那时候那部叫做《流星花园》的电视剧中的四个大男孩儿帅气迷人,十几年后,江苏春晚舞台上F4再次重聚时,其中的言承旭眼里一直噙着泪水,台下的青年观众们也在流泪,当我看到不再青涩张扬的四个男人时,我内心也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悲凉,F4曾承载了太多“八零后”最美丽的青春记忆,也是这代人对十几年青春时光无奈飘然而逝的感慨。
赵本山决定要结束小品演艺生涯了,但这小品封山之作不是在其熟悉的央视春晚舞台,而是选择了江苏卫视。在我眼里央视春晚既是中国百姓过往一年美丽的咏叹,也是开启新一年的绚烂开篇。那赵本山之于春晚的意义呢?是百姓们一年年的对于春晚的期盼,当我一次次回顾赵本山过往的春晚小品段子时,从一九八七年到二○一三年,二十几年的坚持本身就值得赞叹,当几乎是满头白发的赵本山宣布结束小品生涯时,抛弃尔虞我诈、功名利禄的流言蜚语,我对赵本山竟那般地留恋。
我很赞同哈文导演的论断:“央视春晚存在的意义,不是期望再给人们带来什么惊喜,而更多意义在于陪伴。”在我所见证的春晚舞台上,已有很多人离我们而去,少了他们除夕之夜的陪伴,如今赵本山也走了。在央视春晚“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舞台上,仿佛岁岁年年都仅存于弹指一挥间。
回家过年
据铁道部统计今年春节期间全国运送旅客人次将突破两亿,这就是能震惊世界的中国“春运”。
在今年央视春晚的演出过程中,加入了这样一则公益性广告:“一帮出外打工的庄户人,组成摩托车大军行程数千公里浩浩荡荡地回家过年……”最后的广告语是这样说的:“我们一直走在回家的路上。”
回家过年,这是中国人根植于心底的意念,像是候鸟南迁北移的一种本能。
又下雪了,这是今年春节期间天气的真实写照。瑞雪兆丰年的美好与回家过年的急迫心情交织到了一起。
腊月二十九,也是除夕,丈夫焦虑地在屋里转来转去,不时地趴到窗户上瞅外面如溜冰场般的路面。
腊月二十八,公公已经打过电话过来,说由于路滑天气不好,丈夫哥儿俩就不要回家过年了。
丈夫开始找同事借车,未果,心急如焚。
腊月二十九中午,弟弟借到车了,丈夫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展开身体把自己扔到沙发上。
“终于可以回家过年了!”
丈夫说过男人和女人对“过年”意义的理解是不同的,是除去春节“合家团聚”以外的意义。
往年春节不下雪,我是见证过丈夫兄弟两个骑着摩托车顶着严寒五更半夜回家过年的,看那样子是乐此不疲。
在老家,每年除夕傍晚有个仪式,当地方言叫作“请爷爷奶奶”,每年的初一早上,要给健在的家族长辈磕头拜年,初二凌晨还有个仪式叫作“送爷爷奶奶”。丈夫所说男人和女人对过年意义理解不同的论断,或也便隐含在这过年的风俗仪式上。
在老家街头,每年除夕的傍晚,初二的凌晨,家族的男人们都会在那里集合,参加庄重的仪式,丈夫说很小的时候就跟在大人们身后,当燃起震天响的鞭炮,燃起纸钱的时候,他特有感觉,是生于自己家族的荣耀,是流淌家族血液的自豪,是对自己生命溯源的坦荡。当在始祖的陵墓前乌压压跪满同姓家族的人时,家族长者们会对晚辈后生们庞大的人数发出由衷地赞叹,会给后辈们指点那些只有在家里供养的“竹子”(谐音)上才看到的前辈们的坟冢。
丈夫说过:死者已矣,追思先辈,是给生者带来美好念想,让健在的人意识到,人死不是结束,只是为延续,生前种种,会被后世万代缅怀。
我觉得受过高等教育的丈夫太过迷信。
丈夫执拗地认为,过年先辈遗留下的风俗不能全部称为迷信,它是在向生者传达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和美好寄托,我们要宁愿相信有些东西是真的存在的,这样我们才能为已经焦躁不安的心灵找到精神寄托。
除夕晚上,丈夫把年仅四岁的儿子叫到身边,教儿子记住老家的名字,老家的方向,爷爷奶奶全家人的名字,给他讲什么是“过年”,儿子懵懵懂懂的或根本无法理解什么意思。但我仿佛看到,除夕之夜,尚还年幼的丈夫哥俩儿端坐到已故的爷爷面前,老人家指着“竹子”上的名字,给哥俩讲述已故先辈的德行情操,还有嘛叫“过年”。
正是古贝春酒香
大家都知道我们古贝春酒名字暗寓“古贝逢春”,寓意古老的运河小镇春回大地,万象更新。
按照惯例我们姐妹每年初三回娘家,我的娘家是个大家庭,母亲每年都会早早忙活给我们张罗一桌丰盛的饭菜。父亲平时爱喝酒,但还是会把好酒留到年节,跟女婿们同饮。
初二晚上好一场大雪,尽管路滑,初三姐姐们都开着自家车如期到了,加之父母刚搬进新盖的楼房,这过年就又多了另外的意义。
楼房里温暖如春,窗明几净,用母亲的话说,这可能是今生做梦也没想到的:庄户人能住进楼房?
中国社会发展的速度是没人能预测得出的,最近的中国社科院统计中国百姓私车拥有量即将突破亿辆,在今年的农村路上已出现堵车现象,这怕是幸福中的烦恼吧。
当喝得醉醺醺的丈夫回到家后,把我那老实巴交的父亲可是一顿猛夸,可能就因为老爷子今年把酒的档次已提升到我们古贝春百年老窖的水平上了,驾车的姐夫们没敢喝酒,这搭车去的丈夫倒跟父亲喝了个痛快。
我嗔怪丈夫贪杯,并为他把对娘家的赞许建立在这酒上颇感不悦。
丈夫竟来了精神,坐起来跟我讲述:第一次到我家见老人的时候,为了挣足面子,当时只挣800多元工资的丈夫给父亲买了一箱古贝春百年老窖,那天中午贪杯的丈夫喝得面红耳赤,走路直摇晃,但却因为这博得同样好饮的父亲的首肯。
结婚后每次回娘家,父亲都无一例外的会拿出古贝春酒招待他们,丈夫开玩笑地说:“第一年老爷子准备了四瓶古贝春五年系列酒,第二年是两瓶十年系列酒两瓶五年系列酒,第三年是四瓶十年系列酒……,我就开始数学推算,今年该是百年系列酒了,果真不错,老爷子为女婿们准备了四瓶百年老窖,古贝春酒快点出千年系列吧,不然这红红火火的日子倒让老爷子为来年的酒为难了……。”
这醇香甘洌的古贝春酒真是醉了这红红火火的中国年!
年年岁岁
初九,公司全体职工大会如期召开了,所有古贝春人都已捋起袖子,在公司领导铿锵有力的工作报告和把握好“六个机遇”、处理好“八个关系”、做好“十项工作”要求的指引下,准备大干一场了,又一年的奋斗打今儿这就要开始了。
告别壬辰旧岁,迎来癸巳新春,岁岁年年,我从那《难忘今宵》的旋律中感受到对旧岁的难舍,对新年的期盼。年年岁岁,我们在告别也在迎接,就如本山大叔告别了小品舞台,却在热播的《乡村爱情变奏曲》中同样给了我们快乐。岁岁年年,我们从懵懂无知变得理性,变得勇于担当,就如F4虽然剪断了年少轻狂的长发,却也从内心担起一个成熟男人所应有的责任。年年岁岁,在对亡者的虔诚礼拜中,让我们对生者更加珍惜。岁岁年年,在中华文明优良传统的代代传承中,把这各色情感浓重凝结的中国春节年年岁岁地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