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雪撷香古贝春

新闻分类:墨香酒韵  来源:河北省衡水市民间文学艺术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3-03-02

  2012年12月21日,是中国农历的冬至日,我们衡水作家一行14人,兴致勃勃地走进了古贝春集团有限公司。

  昨夜一场小雪悄悄漫布,运河大堤、老桥、原野都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尤其是那细长的柳枝简直就是串串雪条,使人情不自禁地吟咏起“梨花千树雪,柳枝万条烟”的诗句。

  乘车在运河东畔,感受着齐鲁大地广袤的情怀,与文友们畅谈着中国著名白酒古贝春的传奇,身心竟然鼓涌起一种心驰神往的冲动。
一座气势宏伟、壮观、漂亮的重檐大门出现在古贝春大道的尽头,“古贝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共产党古贝春集团委员会”的牌子赫然分挂大门两侧,门楣电子屏上一行“热烈欢迎衡水作家走进古贝春”的红色大字,在朦朦的冬阳下显得分外醒目,使刚刚从雪路中走来的我们,顿感一份从未有过的亲切与温暖。

  年轻的保安迎过来,他指引我们的车停在公司宾馆门前。

  文质彬彬的党委副书记顾金栋、公司文化总监李宽云等工作人员早已在此等候。我们握手寒暄后,便同上酒楼三楼会议室,共同主持了生动、热烈的简短见面会,然后,便在导游的引领下,参观游览这长江以北规模最大、无处不洋溢着兴盛之气的园林“酒城”。

  空气中氤氲着浓浓的酒香,大家沉醉在这难得一遇的氛围里,有的摄影留念,有的啧啧赞叹,有的不停地作笔记,有的向导游提着问题……陪同的两位老总也不时与大家交流着,介绍着,谈着他们的企业、他们的文化、他们的经营理念以及他们董事长的功勋。从他们自信的表情、温文尔雅的谈吐,我深深地领悟到,他们是在向我们介绍自己平生最最引以为豪的伟大事业!

  远处,宽阔的诗酒大道、栩栩如生的酒星雕像、覆雪的百诗苑与高大的厂房一起,妆点出一种庄严、神圣的奇伟景象。披着一层薄雪的冬青,没有了夏日的低调,那一抹抹墨绿使我想到了古贝春人不屈不挠、顽强创业的无畏气概:今年是古贝春建厂60周年,60年来它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私人小作坊,发展到如今享誉齐鲁,集产、学、研、发为一体的大型酿酒企业,其间经历的艰难与探索,流下的泪水与汗水,恐怕只有一代代的古贝春人自己知道了!

  机械化酿酒车间里,雾气弥漫,几个青工正在向一辆硕大的铁兜车上装酒糟。一座顶部呈圆形的容器正在流出清清的液体,导游说,这就是原液,大家可以品尝一下。

  人们按捺不住好奇,纷纷用小勺抿了一点,接着便是一片“哇,厉害!”“嗬,度数真高!”“呛啊!”的惊呼声……

  专家说,衡量一个酒厂的规模,要看它有多少发酵池,有多少储酒罐。古贝春的发酵池是2000多个,仅容积450吨的大罐就有21个,这在全国绝对是排名靠前的数据!北京著名作家叶延滨计算,古贝春一年生产优质白酒8万吨,可以装一亿六千万瓶!哎呀,这是何等硕大惊人的数字!

  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说: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观瞻了酒仙洞地下画廊与古贝春酒文化馆以后,我们才对这句话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可以说,古贝春人重视文化的豪迈情怀与恢弘手笔,绝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不信,请到那洞里走走,看看那些与酒有关的别具匠心、出神入化的青石壁画,读读那些洋溢着浓浓酒韵的典雅文字,我们真的可以从中透视到古贝春灿烂、辉煌的未来!2007年建成的酒文化馆,从规模与展品上来看,都堪称中国白酒第一馆,其气势雄伟、博大精深,融中华民族5000年酒文化于一楼,是古贝春贡献给中国、乃至世界白酒行业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所有展室最引人瞩目的是习近平接见董事长周晓峰的大幅图片,总书记握着周董的手,亲切地微笑着……导游说,这是十八大以后展出的最新的一幅图片,当时总书记对周董说,一定要注意安全生产,为人民酿制优质的酒。

  ……
  

  时间已过中午,我们走出了酒文化馆。

  小雪已经融化,冬日的阳光欲显温和。

  北望,酒仙山依旧笼在一片薄薄的烟雾中,飞檐流角的和谐亭在空旷、辽远的天宇大幕上,印出了一个魅力无穷的剪影。我忽然想到了今天是玛雅人宣称的所谓的“世界末日”!哦,就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与古贝春人一起走向更加繁荣、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