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睦邻里别样情
新闻分类:墨香酒韵 来源:设备中心 发布日期:2015-02-02
刚刚搬进幸福家园小区时,母亲经常抱怨,邻居之间不照面,连个串门聊天的对象也没有,又担心自已挨着家“千里修书只为墙”的邻居。母亲善谈,在村里也属于顶呱呱的人物。现在住进笼子一样的“方框”里,她十分不习惯。
后来,因为我的一个小小的善举,给母亲找了个好邻居。那天,我回到家已经很晚了。在锁贮藏室门时,发现三楼张叔家的贮藏室里有亮光透出,贴着门缝往里一瞅。原来,电动车正在冲电,可能充电器发生短路,起了小火苗。我赶快上楼把张叔招呼下来。一场火灾被消灭在萌芽里。
从此,我们的关系就近乎起来。两家人一打照面,都会寒暄几句。尤其我的母亲和张叔的老伴张姨,两人碰面就聊个喋喋不休,房子、车子、票子、孩子……无话不谈,好像处了几十年的老姐妹。母亲抱着几个月大的孙子,买菜很不方便。张姨经常帮忙给带会儿孩子,母亲回来后,张姨再帮母亲把菜拎到五楼。天气暖和时,老姐俩结伴到弦歌湖广场上遛弯。天冷了,张姨就会来我家找母亲聊天。母亲常感叹,如果张姨住我们家对门多好啊,这样大家就不用楼上楼下跑了。
在张姨和母亲结下深情厚谊的同时,父亲和张叔也迅速发展成了酒友。
张叔和父亲一样,都是憨厚老实的庄稼汉。托了儿子的福,才住进了县城。张叔不善言谈,他老伴经常取笑他是“锯了嘴的葫芦”。每次父亲在楼下碰到张叔,二人都会蹲在草坪边上抽根烟、聊会儿天。张叔一人在家也爱小酌几杯。但瓶装白酒价格相对高点,他一天喝个四五两,日积月累,买酒的钱就显出来了。搬进小区后,从别人口中得知酒厂还卖散酒,就向父亲打听。因为我在酒厂上班,父亲对酒厂也略知一二。父亲就把厂里的散酒情况向张叔娓娓道来,并根据自己的喝酒经验,建议张叔也打点三十八度的古贝春散酒。这酒味好,价格实惠,很适合自己在家喝。张叔采纳了父亲的建议,给父亲二百元钱,让我给他捎一桶回来。父亲也不推脱,直接把这捎酒的活给我揽了下来。
酒捎来后,张叔很喜欢。从此爱上了这三十八度古贝春散酒,每天都会喝上四五两。喝完了,就直接找我帮忙再捎点回来。
中秋节时,我发了箱福利酒。父亲吩咐我给张叔送两瓶。敲开门后,我把两瓶福利酒送到张叔手里,“叔,这是我们单位发的福利酒。父亲让我给你送两瓶尝尝。”张叔很感动:“这怎么好意思,怎么好意思……”“叔,这酒虽然包装简陋,但口味醇厚,保证你喜欢喝。”张叔收下我送的福利酒后,心里一直过意不去。第二天晚上,非得把父亲请回家喝几盅。“老哥,谢谢啊!经常麻烦你家侄子捎酒,现在又给我送两瓶酒来。这顿饭我一定要请的。”老哥俩坐在一起开怀畅饮,喝到很晚父亲才回家。
礼尚往来,等我家有好酒好菜时,父亲就把张叔请来饮几杯。一来二去,老哥俩的关系更近了,有空经常坐一起喝两杯。前天张叔在我家喝酒时,还有点不好意思,“老哥,每次来,你都用这福利酒招待我。大侄子发的福利酒是不是都被我喝了啊?”父亲笑呵呵回答:“没关系。马上过年了,儿子又要发了。明年咱老哥俩接着喝啊!”“哈哈……”
千金买宅,万金买邻。有个好邻居,大家相互关照,和睦相处,生活很愉快!同样,工作上,如果我们对周围的同事能做到“他人尝有匮乏,大家能相分;他人尝有不安,大家能相存”,那么,我们的工作就会很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