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酒文自成
新闻分类:墨香酒韵 来源:武城县祥云庄园 发布日期:2015-03-06
——读《宝生说酒》浅记
号称“酒仙”的唐朝大诗人李白,对酒情有独钟,留下了一首“说酒”的名诗:“兰陵美酒郁金香……”他说的是当年确曾有过些好名声的山东名酒“兰陵”,那毕竟是早年间的话。如今我们武城的“古贝春美酒”脱颖而出,早已是名声鹊起。倘若李白生于当今,那诗怎么写,许是另说了。“评家给酒定后先,自有今人说了算”。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我们武城的“古贝春美酒”究竟有多好,那就去读一读今人尹宝生同志的《宝生说酒》。
号称“酒星”的武城人宝生同志,一向对我们武城的古贝春酒有着特殊的情感和独到的体味,便精心写下了一篇篇散着醇香、透着酒韵的妙文,汇集一起,便成就为他的一部力作《宝生说酒》。
一个是“酒仙”,一个是“酒星”,他们才是赏酒的专家,论酒的权威,是最有资格“说酒”的人。宝生同志的一部《宝生说酒》,直把我们武城的古贝春说了个痛快淋漓,讲了个通明透彻。洋洋万言,蔚为大观,直令人叹为观止。他畅谈了美酒,道出了人生,他用了一支生花妙笔,饱蘸了古贝春琼浆玉液,挥洒出了复杂人生的万千情态,不仅让你体味出古贝春纯正清爽的浓浓酒香,而且教你受益于催人奋进的生存哲理。他说酒如人生,人生如酒,品古贝春美酒犹如品人生;他认为酒浓缩了人生,他饮酒并非是在单纯意义上的品酒,而是在更深层意义上的品味人生。总之他透视到酒的真髓,领略到酒的真谛,咂摸出酒的神韵,进而从酒中品味出人生的酸甜苦辣。
酒仙、酒星,他们和酒打的交道多了,对酒不仅有着深挚的感情,而且有着深邃的真知和脱俗的卓见。《宝生说酒》畅说了饮酒之乐,他说有酒真好,无酒不乐;他不仅有待客宴上的众饮之乐,且有小餐桌上的独酌之乐;有过年过节的饮酒之乐,有听雨赏雪的饮酒之乐;有饮酒听戏之乐,有阳台品酒听市声之乐。总之,他认为人的生活中不能没有酒,有酒就有乐,有酒就事事有乐、处处有乐。
他还把酒同人们生活中其他美好的东西如书、花、月联系在一起,并谈了酒香、花香和书香;他说酒中有书,书中有酒;他说好酒如书,好书如酒;他说书在酒中笑,酒在书中狂。《宝生说酒》中的酒、书、花、月,交相辉映,相映成趣,充分显示了酒的美与雅,道出了其无比高贵的价值。
读了《宝生说酒》,会让人觉得:酒之于人,不可或缺;酒之于文,功不可没。酒对文人的写作,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其作品的产生,有着孕育催生的神奇作用。所以李白“斗酒诗百篇”,“得酒诗自成”。宝生同志能够成就他的《说酒》,除了他的文学底蕴和文字功夫等主观条件,无疑也借助了酒的神力。没有他饮酒的广泛经历及其对酒的强烈爱好,自然难有他生动而充实的精品佳作;没有酒的助力,也就难有他灵感的闪耀和文思的涌动。观其文中的神来之笔,大都是散发着些淡淡酒香,渗透着些浅浅酒意。请看下面一段畅谈酒的真趣何在的文字,他说:“客从远方来,无酒不足见款款厚意;朋到远方去,无酒不足见依依深情;良辰佳节,无酒不足显其乐;痛楚忌日,无酒不足显其哀;困顿蹉跎,无酒不足消其愁;春风得意,无酒不足畅其怀。每一种酒都蕴含人生酸甜苦辣的味道。”(摘自《酒啊酒》一文)似此文段,遍观全书,比比皆是。果然是“书借酒笑、酒借书狂”啊!也真的是“得酒篇自成”了
尹宝生同志是一个极为爽快而饶有风趣且颇具文才儒风的人,能擅写一手文采飞扬的好文章。文如其人,《宝生说酒》中的诸多篇章,语意中大都透着几分诙谐和幽默,谈笑风生不失儒雅,幽默风趣不落浅薄。在论事说理上:议论纵横,酣畅淋漓;尖锐深刻,透辟精到。在语言表达上:行云流水般的文从字顺,通达晓畅;珠落玉盘似的嘎嘣楞脆,铿锵叮当。诵之上口,听之悦耳,绝无朦胧之义,全无晦涩之语。赏读此等妙文,实属一种艺术享受。现以《家》为例摘引一段文字,以飨读者。请看:“家是什么?家会很小很小,螺蛳壳是蜗牛的家;家又会很大很大,宇宙是星星的家;家会很轻很轻,像一粒浮尘,能被人一指弹掉,且不留一丝痕迹;家又会很重很重,像一座大山压在肩上,让人寸步难行。家会很快乐很幸福,就像一眼不老的喜泉;家又会很凄凉很悲壮,就像一个不可测的泪潭。”例文不便过多援引,你想有更多更大的享受,还是去读一读《宝生说酒》的全书吧!定会让你得到精神上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