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我们是这样执行的
新闻分类:市场营销 来源:平原办事处 于建 发布日期:2025-11-07
“喂,您好!我们是古贝春平原办事处。您明天在喜相逢大酒店办宴席,用的是古贝春大百年,对吧?请问是办什么喜事啊?噢,结婚宴!恭喜恭喜!哥,您这边订了多少桌啊?二十多桌?那10箱大百年刚好够用,咱们还额外赠送20瓶呢!您放心,明天上午10点左右,我们准时把酒送到!”
这通电话,是我们每一位业务员每天重复的开场白。每当终端超市将宴席信息报给我们后,我们都会在合适的时间致电客户,核实宴席详情,确认用酒数量、时间、地点,并将信息逐一登记进系统。每天清晨八点前,各区域业务员汇总宴席数据,通过OA系统统一提报至公司总部。
接下来,就是最忙碌也最充实的时刻——装酒、出车、奔赴宴席现场。我们集体前往仓库,一箱箱搬出红瓶闪亮的古贝春大百年,整齐装车,然后各自奔赴自己负责的区域。
当酒水送达酒店,与东家见面、卸货、拍照留证,整个宴席执行流程才算圆满完成。那一刻,看到东家脸上洋溢的喜悦,我们也由衷地感到欣慰。
“喜事用红瓶,酒选古贝春”——这句口号在平原市场早已深入人心,成为无数家庭办宴席的不二选择。在平原,办宴席是有讲究的。除了传统的糖果瓜子,还有“三样标配”是周边县市少见的——湿西瓜子、大果子、红瓶酒。湿西瓜子清香爽口,大果子则多选用本地老字号“耿师傅”到口酥,而白酒,几乎清一色都是我们的古贝春百年系列。酒质醇厚,红瓶喜庆,图的就是一个吉祥如意。
有同行酒厂的业务员曾开玩笑说:“平原的古贝春业务员,不是在接宴席,就是在装酒、送酒、拍宴席的路上。”这话一点不假。
每年最忙的,就是七八月份的升学宴高峰。尤其是8月,最多的一天,我们曾创下过一天60多家宴席同时执行的记录。2023年8月6日,我刚调到平原市场报到,那天恰逢平原地震,三十多家宴席照常进行。考虑到我第一天到岗,人生地不熟,只给我安排了8家。同事们还特意帮我把车先装好,让我优先出发。我开着面包车,导航穿越王凤楼乡镇,途中遇到封路修道,又在村间小路辗转,轮胎还跑爆了。但最终,我还是准时把酒送到了考生的庆功宴上。看到东家感激的笑容,那一刻,我真正理解了这份工作的意义。
这样的故事,在升学宴季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今年8月,有一个“好日子”,我们一天接到了40多家宴席,几乎全是大百年。电话回访时,客户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咱家孩子考上大学了,多少年没办过大事了,这回得喝点好的!人家都喝大百年,咱也得跟上!再说,大百年还送水、送拉杆箱,每瓶酒还比别人多二两,为啥不选它?”
晚上汇总时,王洪召主任一拍桌子:“明天中午40多家宴席,必须全部到位!”我们立刻联系经销商侯总,请他第二天一早从德州派车支援。可天公不作美,第二天暴雨倾盆,客户业务员请假,德州的车也临时来不了。原计划的五辆车,瞬间只剩三辆——援军没了。
就在大家焦急时,潘继奎经理从武城赶到了。他了解情况后,立刻部署:“洪召,你会开这辆大箱货吗?”
“拖拉机能开,这车能不会?”王洪召笑着答。
“好!那你先开箱货,把城区的酒送一趟,回来再装乡镇的。谁去拍照?面包车带上赠品水、拉杆箱,跟着走!希超和小建,你们俩用一辆面包车,负责东片乡镇……”
王主任接过话:“我也是这么想的!”
三下五除二,40多家宴席,被我们迅速分配到位。临行前,潘经理笑着说:“我一大早去甲马营买的烧猪肉,中午回来下凉面条,给你们改善伙食!路上注意安全,有临时加单的,我和洪召自己开车去送!”
大雨哗哗地下,我们三辆车在雨幕中穿梭,却无一延误。每一份酒都准时送达,每一个笑容都如期绽放。
中午一点多,我们浑身湿透地回到办事处,围坐在桌前,吃着凉面条,就着香喷喷的烧猪肉,聊着各自在宴席上遇到的趣事。那一刻,疲惫全无,只剩满足。
“喂,你那边今天多少家宴席?20多家?嗯,今年大百年确实火。我这边刚听说,有个考上清华大学的,这几天得去拜访一下,估计待客得上金牌百年了,村里还要请锣鼓队呢……不聊了,又来新单了!”
这就是我们的日常——在风雨中奔跑,在喜庆中穿梭,在一箱箱红瓶酒的传递中,见证着平原大地上一个个家庭的幸福时刻。我们不是简单的送酒人,而是喜事的参与者、幸福的传递者。
“喜事用红瓶,酒选古贝春”——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们用脚步和汗水写下的承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