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03
“道”是一种规范,它需要一种坚定恪守的信念来维系。
最早听到“道”这个词,是在1997年央视春晚黄宏和巩汉林表演的那个叫做《鞋钉》的小品上。黄宏饰演的修鞋匠倔强固执,他顶住巩汉林饰演的大老板的金钱、恐吓等各种方式的诱惑、威逼,坚决恪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只修鞋,不卖鞋钉。表演中,修鞋匠还列举了很多耐人寻味的社会现象,比如为了挣钱,很多修脚师傅不修技艺改割双眼皮;很多发廊不正经剃头,改做涉黄的洗浴中心;很多婚纱摄影照完相,不给人底版,说版权归他们了,其实不就是想让顾客多掏钱买吗……小品最后一语道破主题:要想守好你的摊,首先守住你的“道”。
当今社会,各种诱惑无处不在,而人们在面对这诸多诱惑时,往往失了自己的“道”,更有甚者泯灭人性,为了一点利益无所不用其极。思之令人唏嘘和愤慨。
较之人类,动物的某些行为看起来是愚蠢的,它们的固执让我们觉得可笑:动物迁徙不会因为危机四伏而频频更改路线;即使蠢笨如黑熊者都会摸清大马哈鱼每年的迁徙路线进而层层设防肆意捕杀,但大马哈鱼却不改初衷;更为原始形态的尼罗鳄也能记得住角马的迁徙路线,每年会成群结队的集聚到那段河面上大快朵颐,人类更是会精准计算这些畜生的生活规律,用更为先进的方式把很多动物抓捕得几近灭绝,而这些动物却“从一而终”。老家的四哥一直大规模养猪,他给我讲了一个事情令我很是诧异,人们常用蠢笨如猪形容某些人愚笨,但听了这件事后,我反倒对猪这种生灵产生了极大敬意。他说,母猪一般有12个奶头,如果这头母猪生了13个猪仔,一定会有一只因没奶吃而活活饿死,原因竟然是每只猪仔从出生后直到出栏始终锁定一个固定的奶头吃奶,哪怕这个奶头比之其它奶头奶水少,它也不会再去侵占已被别的猪仔锁定的奶头。这恐怕就是猪们的生存之道。
我们在嘲笑动物们迂腐的同时,或许有些人更为自己的“有奶便是娘”的生存之道沾沾自喜。“世上本没有路,只是走得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谚语在当今社会更是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就为少走几步路,人们会成群结队的肆意践踏草坪,硬生生踩出一条路来。面对利益驱使、高官厚禄,有些人更是挖空心思地巴结官员,愣是打通了“门路”。较之动物,人的确“高明”。
一朋友在东南亚做生意,回来感慨,在东南亚各国有钱人基本都是华裔。另一则消息是:现在欧洲各国不喜欢华人,原因是华人在破坏当地规矩。我不得其解,朋友给我举了个例子,让我心里五味杂陈。他说:比如在中国,有一个菜贩被规定只能卖韭菜,他会因为韭菜不赚钱而偷偷摸摸地兼卖白菜,也会因白菜赚钱彻底放弃卖韭菜的资质而挖空心思搞到卖白菜的资质,这是其一。冬季下雪了,其他菜因天气原因而供应不上,菜贩会把提前贮存的韭菜拿出来,迅速提高价格,这是其二。菜贩子因韭菜价格提高而忽悠菜农疯狂种植韭菜,也会因为韭菜价格下跌而跳出协议让菜农血本无归,这是其三。中国人太聪明了,我们在为祖先曾向世界贡献了“四大发明”而自豪时,可曾想过现代百年中,中国人对世界又有哪些发明贡献呢?难道是为了提高牛奶的蛋白质含量而发明的“三聚氰胺”?还是为使猪能多产瘦肉而发明的“瘦肉精”?抑或是“苏丹红”、“地沟油”等等等等。
我愕然了。回头看看我们公司的经营理念: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我又看到了希望。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公司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绝不让一瓶不合格的产品流向市场。在市场营销中,更是让各业务员“有法可依”,规范各片区竞争秩序,坚决杜绝“不按常理出牌”的恶意竞价行为。正像我公司周晓峰董事长所说的,“做诚信人,酿良心酒”,这就是古贝春的生存之道。
“道”,放在动物身上,就是一种规范,一种生存规则,而放在人身上,就是职业操守,只有人人都遵守,整个社会才能和谐健康发展。否则,在看似精明的变通生存之道中,人们得到的终归会远远小于失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