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05
最近微信上有张照片很是流行,大致内容是:一群狼正在穿过一片厚厚的雪地,头狼在看似没有路的雪面上勇敢在前踏雪寻路,其它狼沿其足迹依次跟进。此种情景很是令人震撼,看起来也颇具深意,于是便有人认为这是“王者气概”或是“王者担当”,对其大赞特赞。但本人却认为,图片中的开路头狼是否是群中王者,若未对狼的习性有过研究的话,确实值得商榷,这便也引出话题“何谓王者”。
这几日杏花开得很好。天色渐暖,几位意气相投者相约出去游玩,所谓意气相投者,无非是几位肯与我抛却世俗,发发牢骚,评评时事的朋友。如今这世道,谈升官发财、儿女情长的多,能读些历史、交换下各自对史实见解的少之又少,也怕的是一聊雍正,人们首先联想起的就是《甄嬛传》中的四郎,尤其女人。
黄河故道旁有片杏花林,几个人驾车前往,各自所带的孩子挖土掘坑玩得不亦乐乎,我们几个实也无赏花的诗情画意,只觉得这杏花开得朴质娇艳,早春吐蕊,在这万物寂寥惨淡的景象中,却也开得应时。找株开得最热烈的树下,铺下毡布,围坐一周,随便撒下果品熟食,边吃边看着不远处玩得热闹的孩子。
几人团坐一周,话题回转开篇图片“何谓王者”?
几人意见也颇统一,开路者不会是狼群王者,王者如斯,怕早已王者不王。
王者之道
有段时间看完《楚国三百年》的纪录片后,硬是买了本《二十四史》把楚国王后将相的列传本纪“生”读了一遍,说是“生读”,一是若读文言版,凭自己的古文造诣,胜似天书。二是翻译白话者,生硬直译,甚难参透其意,就这样算是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对何谓“王者”,略有心得。
周朝之后,便为春秋战国,诸侯列强四起,互相征伐,但最强悍的非楚人莫属。诸侯间征战,遵循周礼:敌我约战,时间、地点定好,双方兵马站好,方开始摇旗呐喊,双方互看阵势,观实力,兵马相错,死伤极少。如此战争往往开始不久便能决出胜负,便如一场拔河比赛或是足球比赛。但楚人生于蛮夷,不习周礼,参与战争,不讲规则,取胜即可。当深习周礼的宋襄公遇到楚军时,指望公平竞争的他,未采用谋士建议趁人之危,导致一再延误战机,结果大败而回。
所谓仁义者,大多可成侯可成爵,诸如襄公者,但若为王,仁义便成禁锢。
虽然楚人历来为世人所不齿,但其发于微末,却兴盛三百年也是不争的事实,世代楚王向来不为世人所容,但若为王者,其胸其势,大概如此。
杏花微雨,一向是文人雅士所憧憬的景象,如今坐于杏花树下,虽无细细春雨,但艳阳高照,和风煦煦,杏花飘香,如沐春风之感还是有的。有人提议喝点酒,恰好我车里有,极好的古贝春酒,酒香甘洌,古贝之春,名儿更应景,莫不就和着这春风花香,借这古贝春酒,来个“杏园饮酒论王者”。
曹操不齿过孙权、袁绍、公孙瓒等等一干诸侯,唯对这四处寻求荫蔽潦倒至极的刘备赞赏有加。曹操的才气胸襟自不必说,但此人与奸诈卑鄙无耻也能扯上关系。刘备呢?君子之道、仁义道德是其表象,内心的猥琐、假仁假义怕只有这曹公能识别罢了。
项羽只堪为英雄,却难为王者,也如宋江的“忠”和晁盖的“义”本身就是王与英雄之道的两种写照,王者之人,必有狗的猥琐,狼的野心,虎的勇猛,狐的狡诈。
回到图片话题,狼群开路之举,看似重要,但王者断不会为此种种琐事而将自身处于危险之中,诸如狼者,断不会有牛马之类的思维,何况王者。
王的位置
见过象棋,但不喜下棋,更不善棋术,但楚河汉界,方寸之间,人生哲理尽含其中,卑微如卒者,虽亦步亦趋,满盘皆见其影,卑贱如马者,负重而行,亦可满盘冲杀,而这“帅”“将”似王,一格四角便是其范围所在,仿佛保全自我便是最大职责所在了。
清朝是离我们最近的王朝,三百年大清王朝成就了现代最多的影视剧题材,号称“清宫剧”。大清王朝的主子们做梦也不会想到,现代的影视剧极大的提升了他们的关注度,即使点赞者少,差评的多,总之后人就凭着影视剧知道了这位皇帝曾经真实的存在过,不像前朝那些籍籍无名的皇帝,籍籍无名到今人不知道此人曾经万人之上、九五之尊。
谁能免俗?几个朋友虽然多少粗懂历史,也会忍不住去看完全不符历史的《甄嬛传》,会欣赏剧中服饰的华丽和女人对寄托的某种向往。
过年回来,丈夫总会絮叨那些自己的家族谱系,可能这些东西对一个男人来说很是神圣,但对于我们却要淡漠得多。但真就是因这谱系的线索,让我竟把清末几位皇帝挨个着实地搜扒了搜扒。一个结果:王之荣光背后的无奈几人能知,几人能懂?深宫大院,宫闱重墙便是王的位置,而走街串巷的贩夫走卒,虽辛苦操劳却也怡然自得,云游南北的方士不为功名所累,虽粗茶淡饭倒也落个逍遥自在,而锦衣玉食、九五之尊的皇帝们呢?何曾想到一生的身不由己,百年后还沦为影视剧调侃的舞台上的小丑。历史车轮滚滚向前,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王的使命
北京颐和园,据说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其始建于乾隆年间,在光绪年间,又动用大量金银对其进行了整修,在整修过程中功劳最大的莫过于清醇亲王奕譞了,就是在这个醇亲王府走出了清朝最后两位皇帝光绪帝载湉和末代皇帝溥仪。
在溥仪的《我的前半生》中,披露了大量关于一个帝王的辛酸荣辱往事,与很多影视剧表现的情景也极为相似,全书介绍了溥仪如何从被迫推上帝位的懵懂孩童的心灵,以最为正统的方式熏染成皇帝心智,到而后洗心革面、褪掉铅华,重新变为普通人心态的历程。
王的心态,是以寡而自恋,一人维系多者利益,深处尔虞我诈、刀光剑影之中,即使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莫不如此。
单论大清王朝的诸位皇帝,从未撇开过八旗贵族的牵连,孤家一人实为众家利益集合体,即使满清贵族腐化堕落,若想革新,触动各家利益,王也便不再是王了。
影视剧《康熙王朝》中康熙皇帝嫌弃赫舍里面貌丑陋,孝庄太后问他:你到底喜欢美人还是江山?
网络上早就有人扒出了清朝晚期的面貌丑陋的后宫佳丽,更有好事者打出如此标题:“如果你是皇帝,你还会宠幸你的三千佳丽吗?”
其实《甄嬛传》里的雍正皇帝还是蛮幸运的,即使遭致多重算计,身处美女如云的嫔妃爱妾之间倒也逍遥快活。其实史料中的雍正皇帝勤于政务,一生奏折朱批就达千万字,相当于一年写一部《红楼梦》的字数。所谓垂爱后宫,参与嫔妃吵闹,雍正皇帝怕是难有此闲情雅致了。
王的一生其实都在身不由己地为别人活着。
何谓王者
故道杏花,若一抹娇柔粉黛,百媚娇柔,众班挚友,轻斟慢酌,几杯古贝春酒后,脸颊自是一片红晕,虽无诗性,已具诗情。几番争论过后,看那日头略已西斜,阳光漫漫洒洒。早春景致,盖因萧瑟中那萌动的新绿微红而心存期许,心存怜爱。林外不远处是那贯穿东西的高速公路,车流滚滚,周而复始,小城人群攒动,熙熙攘攘。
古贝春酒与享誉百年的名酒谁堪豪饮?
与挚友欢饮,畅谈古今,不为俗事,心情愉悦,纵是这尚需历久弥香的古贝春酒,自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酒酣胸胆,意兴阑珊。
为应酬饮,阿谀奉承,卑躬屈膝,即如名酒佳肴,亦是话不投机半句多,费心劳神。
何谓王者?
能为自己活着,能快乐自由地活着,身无羁绊,心无烦恼,是谓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