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姥爷讲故事
新闻分类:墨香酒韵 来源:公司酒文化馆 发布日期:2013-08-31
在我的记忆中,姥爷爱喝酒,一提起姥爷,我的脑海中就会涌现出给姥爷打酒、姥爷边喝酒边给我讲故事的种种情景。
记得上小学时,我最盼望的就是星期天。这天不用去上学,也不用起很早,一整天我都可以和小朋友尽情地玩耍,而且这一天是家里改善生活的好日子,妈妈通常会带我去姥姥家。其实,吃过早饭,姥姥姥爷就开始忙活着准备午饭。妈妈也会买许多好吃的,有肉,有鱼,还有炸花生米什么的。饭做好后,姥爷就会到院子里喊我,招呼我吃饭。
我忘记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等姥爷喊我回家吃饭,而是快到午饭时,无论我玩得多么带劲,都一定会提前跑回家,只为等姥爷厨房里的一声吆喝:“古贝春——2两,”于是,我欢蹦乱跳地拿起桌上已准备好的酒瓶和钱,跑去附近一家副食店给姥爷打酒。
那时,副食店也有专门柜台卖酒,但看不到像现在这样多的瓶装酒,即使有,数量也不多,都是很普通的包装,瓶上贴着纸签,标注酒的名字、度数、产地等等。在当时,瓶装酒就属于好酒了,大概只有过年或亲戚来串门时,姥爷才舍得买一瓶尝尝,平日姥爷喝的都是散装白酒。
副食店散装白酒是装在一个大酒坛子里的,酒坛的盖子上还包裹着白棉布,每次揭开盖子时,一股酒香便扑鼻而来,和副食店的糖果、糕点的香甜气味混在一起,十分诱人。这时,我把酒瓶递给售货员,售货员拿起碗口大小的漏斗,一端放进瓶口,再拿起一个二两容量的小酒提,将酒提伸进坛子中舀出满满一提,小心地,斜着酒瓶,缓缓倒进去。我付了酒钱,握住酒瓶,一路小跑回家。
姥爷边喝古贝春酒边给我讲故事,而此时他讲的故事最精彩,也最传神。所以,从小我就以为姥爷喝的古贝春酒就是灵丹妙药,可以让姥爷有讲不完的故事。姥爷没上过学,从小是孤儿,四处流浪,但姥爷却能讲很多故事。他最爱讲三国里的人和事,像诸葛亮“草船借箭”、“空城计”,关云长“华容道放曹”。其实,我至今都没通读过《三国演义》,而我对三国人物和故事的大致了解,都是小时候姥爷讲给我的。
姥爷讲故事绘声绘色,兴致高涨时,还会脱口而出几句戏词,配上人物表情和动作,甚是逼真。我至今记仍得这句:“庙是苏武庙,碑是李陵碑,继业来到此,丢甲又卸盔。”姥爷用京剧道白念出来这四句,而且头还跟着晃圈,还要不时顿一下,何时晃,在哪儿顿,他都学得惟妙惟肖。我也就跟着模仿,拿腔拿样,或晃或顿,都在一句话或一个字节上。这时候,也是姥爷酒意最浓的时候,一家人在一旁笑个不停。
有一次,我正聚精会神听姥爷讲故事,“那关云长平时总眯缝眼,很少睁眼”,姥爷端着酒杯,也马上眯缝着眼冲着我。“只要他一睁眼……”姥爷夸张地一瞪眼,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然后不紧不慢夹菜吃,我当时也是急着问:“那他睁眼后怎么着了?”越是到了关键地方停下,我越是好奇,嚷嚷个不停。结果姥爷慢条斯理地说:“睁眼就喝酒啊。”哦,原来姥爷逗我玩儿呢。
姥爷爱喝咱家乡酒古贝春,他说自己这叫馋酒,每天一顿,一顿二两,不多喝,可少了还不解馋。姥爷宁可饭不吃,古贝春酒却不能不喝。随便一碟花生米,小葱拌豆腐,都是他的下酒菜。不过,姥姥很是担心他喝酒,因为姥爷从小体质就不好,再加上年龄一大,身体也不允许他喝了。但喝酒是姥爷的生活乐趣,姥姥只能尽量劝姥爷少喝。
我现在已是古贝春酒厂的一名员工了,知道了古贝春酒酿造的全过程,明白古贝春酒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原来姥爷是个老戏迷,他的故事都是戏里听来的,可每到星期天还会打上几斤古贝春散酒去姥爷家,听姥爷给我讲那三国里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