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酒•品味
新闻分类:墨香酒韵 来源:公司技术中心 发布日期:2013-08-31
喜欢酒,喜欢慢慢地去品味、体验酒。一杯杯晶莹剔透的酒,在纯净中飘逸着沁人心脾的芳香,在清澈里荡漾着五味的辛辣。酒是情感的载体,感情的寄托。英雄爱酒,赋予酒无限的豪情;诗人爱酒,赋予酒无尽的风情、雅韵;有情人爱酒,给予酒爱情的想象与美好的回忆。酒中有真情,有诗意,有落寞,有喜悦……。享受一杯酒,分享它带来的快乐。
相传夏朝初年,名为仪狄的一个官员用桑叶包饭酿成酒献给大禹,大禹食后感到味道甘美,感慨道:“后代必有为了饮酒而亡国的。”于是下令禁止造酒,但造酒之法仍在宫中暗暗流传。这一时期所造的酒据说是黄酒,有的说是米酒。现代的烈性酒来源说法不一,流行说法是元时征西欧,曾途经阿拉伯,将酒法传入中国。但不管来自何方,在唐代文献中,烧酒、蒸酒之名已有确凿出现。李肇公元806年写的《国史补》中的:“酒则有剑南之烧春”(唐代普遍称酒为“春”);雍陶公元834年诗云:“自到成都烧酒热,不思身更入长安。”可见我国白酒的生产已有很长的历史。而如今的我国白酒以精湛的技术,丰富多彩的风格屹立于世界之林,堪称世界七大蒸馏酒之一。
与酒的酿造史相伴,中国人饮酒的习俗也由来已久。随着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演变,饮酒习俗已成为中国特有的酒文化。有一杯英雄的酒:关羽温酒斩华雄,成就一段伟业;有一杯寂寞的酒: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自饮,酒也无奈;有一杯政治的酒: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喝出了酒的智慧;有一杯爱情的酒:貂裘换酒,想当年司马相如与卓文君那曲凤求凰能否再弹几遍?据说古代的酒只有上层人才能豪饮,而如今的酒却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无酒不成席”,酒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已经无所不在。友人相逢,要把酒叙情,喝个痛快。婚礼筵席的“喜酒”,生了孩子办满月称“满月酒”,祝捷要喝“庆功酒”,情人喝“交杯酒”,交朋友喝“拜把子酒”,此外,敬神、祭祖、开业等等都要喝酒,酒已成为中国人生活中的一部分,而饮酒的习俗更是从上到下,贯穿到中国人的人生与生活的寻常事之中。
那是一杯关爱的酒,父亲的谆谆教诲与默默的关怀。当父亲为儿子端起那象征儿子成年的酒,当父亲向儿子传授经验,好让儿子少走些弯路,当父亲告诉儿子要做真正的男子汉,承担起责任与义务……父爱就是这样的一杯酒,端起那杯酒,品味父亲的味道,品味酒的浓厚,一股暖暖的清泉直浇心田。
那是一杯慈爱的酒,母亲的唠叨与忙碌。当母亲在儿子离行前千叮万嘱,当母亲把衣服洗了又洗补了又补,当母亲为远方的儿子默默祝福……母爱就是这样一杯酒,端起那杯母亲的酒,掺和着眼泪一起咽入,苦苦的味道在嘴里,甜甜的感觉在心头。
那是一杯幸福的酒,妻子的无限温柔。当妻子为家庭奔波辛苦,当妻子尊敬老人,照看孩子,为家庭默默付出,当妻子成为丈夫的坚强支柱,为他排解后顾之忧……体验妻子的这杯酒,品味着酒的醇厚,品味幸福的滋味。
那是一杯友爱的酒,朋友的帮助与祝福。当朋友义薄云天,慷慨帮助,当朋友发来远方的祝福,当与朋友分享着生活的快乐与喜悦,对朋友诉说着生活的无奈与忧愁……品味朋友的这杯酒,芳香袭人,后味持久。
一杯酒记载了历史,一杯酒承载着感情。一杯酒不止是外表晶莹的纯洁,更是那芳香背后的醇厚。品味那杯白酒,品味它带来的深情。端起那杯古贝春美酒,回想自己的家人与朋友,回想我们身边所有重要的人,为他们祝福,为他们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