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贝春散记
新闻分类:墨香酒韵 来源:中国煤矿作协荆永鸣 发布日期:2016-01-04
古贝春是一个酒厂,在山东武城县境内。历史上,武城又被称为贝州,并以酿造一种叫“秬鬯酒”的国酒而闻名于夏、商乃至于隋唐时代。后经数百年兴衰演绎,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国运逢春,武城人重振酒业,据说这便是古贝春的由来。
在古贝春参观,我第一次觉得把酒和“厂”这个字组合在一起好像不对。或许是跟从小生活在煤矿有关,我印象中的“厂”,总是带有某种工业化的特征:场地上堆放着一些生了锈的废钢铁,满是油污的旧机器,破木头,汽油桶……即使没有这些破破烂烂,作为酒厂,能见到一些残缺不全的酒坛子、酒罐子或一些奇形怪状的酒瓶子也是可以的。但是古贝春里没有。没有一点“厂”的样子。我们见到的是绿树繁花,是干净的柏油马路,是假山,是人工湖,是喷泉,是雕梁画栋的艺术长廊……怎么能叫“厂”呢?
我甚至觉得,把酿酒说成“造酒工业”也不对。为什么不对,说不清楚。发酵车间是一个带有农耕色彩的地方,原始而神秘。在别的酒厂,我见过发酵池,矩形,一排一排,极为规整,像是考古挖出的坑穴。在古贝春,我第一次见到了传说中的窖泥。饮酒的人知道,白酒的主要原料是粮食,常见的有高粱,玉米,小麦,当然少不了水。酒瓶上有标注。在这里我才知道还有一种东西不可或缺,那就是土,确切地说是泥。我们在车间里参观,两个师傅把酵池里的窖泥用一台小勾机清出来,堆放一起,像是池塘里沉积很久的淤泥。捏一点闻,有酒糟的味道,同时能嗅到一种独特的香味。据陪同的业内人土介绍,窖泥中栖息着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微生物,在繁殖与生化过程中,能产生一种叫乙酸乙酯为主体的香味物质,窖香形白酒便由此而生成。我问这窖泥是不是越久越好。说当然,知道老字号餐馆里保存着几百年的老汤吗?同一个道理。想了想,粮食在大地上生长,再归于泥土,经过发酵,便可酿而为酒,而且比粮食更香,更有味道,也更赋有幻想与创造精神,不知道这是人类的发明,还是大自然的造化。
在储酒楼,我们品尝了古贝春酒。酒自然是没的说。作为历史文化名酒,并曾在全国质量鉴评中摘金夺银的优质产品,舌尖上的古贝春,窖香浓郁,味道正派,那种独特微妙的感觉,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化学现象,只能意会,无法言说。转身看满车间里那数不清的大肚子酒瓮,仿佛突然充满了迷人的魅力。当时的感觉很复杂,说不出是羡慕还是嫉妒。
接着,我们走进了“酒仙山”下面的“酒仙洞”。这真是个别有洞天的地方,在别的酒厂我从没见过。在这座湿润凉爽的山洞里,储藏着上万坛古贝春年份酒,酒坛形状大小不一,色彩各异,却一律精美。酒是陈的香,其中洞藏最讲究。我抚摸着一个青花瓷酒坛问它的价格,才知道摆放在这里的酒全都卖了,是个人储藏在这里的酒,就好比在银行里放一笔款子,可以随时来取。
分得清这是哪个人存放的酒吗?
卡片上有编号,厂里有档案。陪同人员说。
我看了看,每只酒坛上都挂着一个小卡片,像人的身份证,上面有封坛的年月日,有不同的编号。这真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古贝春人不仅能酿得出好酒,还把营销策略发挥到了极致。当时我有些走神,假如我在这里储藏上一坛酒,一直不动。五十年,最好是一百年之后,我的某个后人拿着卡片取回这坛洞藏老酒,在儿子的婚宴上,开一坛老祖宗留下的百年古贝春,那该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当然我只是这么想了想。有些事情想想也是蛮好的,权作自我娱乐,却非常有趣。
说到酒,人们常常会说到酒文化。其实大多情况下那只是一种“引申”,一种泛指,甚至说是一种故作高深的附庸风雅也绝不为过。但在古贝春,我却感觉到了什么是真正的酒文化,同时被它营造出的浓郁的氛围所吸引。
早晨,我在古贝春的院子里散步。我说的是第二天早晨。头天下午到达时,因为时间不够,我们只看了几个重要的车间,没来得及参观厂区。陪同的人说,晚饭后可以随便转一转。我没转。夜晚给人的感觉往往带有一定的欺骗性,不像早晨那么真实可靠,值得信赖。
古贝春的早晨是真正的安静。没有人的影子,甚至听不到鸟叫。却恰好适合一个人安安静静的散步。我在前边说过,古贝春不像一个“厂”,说它是一个城,一座园,均无不可。但是,当我在古贝春的正门见到一块标有AAA旅游景区的牌子时,还是禁不住一愣,很难想象,一个酒厂被打造成了国家级的旅游景区。园区里,除了那座可以登高望远人工堆积的酒仙山,以诗酒大道最为独特。这是一条由正门开始的主干道,道中心有一条由花岗岩建成的“书开状”长卷,上边刻满了诗词,且有清泉潺潺涌出,漫流而下。大道两旁,四十尊雕像,从黄帝到古贝春的功臣,分列矗立,全与酒有关。在大道上走一走,如同走进了古代,走进了唐诗宋词。有趣的是,在这些酒星级的人物雕像里,我还意外地见到了著名的毛遂:长衣瘦脸,确实像个古人。据刻在他脚下的文字记载,战国时,秦军围攻赵国,平原君想去楚国求救,他门下食客的毛遂自动请求一同前往,所带礼品,就是当时武城的名酒。到了楚国,他挺身而出,不仅成功地说服了楚王,还留下了“毛遂自荐”的千秋典故。
古贝春的园区很大,到处都弥漫着浓郁的酒香,像一种独特的背景音乐。我转了一个多小时,走了诗酒大道,看了以酒为题的名人书法长廊——我不懂书法,只看那些刻在黑色大理石上的句子,有俗有雅,相映成趣。记得一句:“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说得真好。靠近宾馆的百诗苑,是园区里又一道独特的风景。苑内满是繁花硕果和各种植物,还有几百块大小不一的景观石,上面刻着诗词。曲径通幽,绿荫丛中,每一种植物都按着季节的规律在生长,石榴开花,葡萄结果,桃李如同孪生姐妹,都很有分寸地青涩着,只有熟透的杏子像喝醉了酒,摔到地上还咧着嘴笑。
太阳升起来,在布谷鸟的叫声中,我想起这一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在浓香型白酒酿造工艺中,素有“端午制曲,重阳投料”的说法,且四季轮回,周而复始。如此,对于古贝春人来说,这将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是又一个希望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