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剑锋从磨砺出

新闻分类:墨香酒韵  来源:公司文化中心  发布日期:2011-01-27

——记国家级白酒评委、高级技师杜新勇

  2010年12月25日,公司技术中心全体人员热血沸腾,因为本科室主任杜新勇同志经过严格的考核被中国酿酒协会聘为第七届国家级白酒评委。

  杜新勇今年34 岁,1999年7月毕业于山东省轻工业学院食品系发酵专业,一个月后来公司工作,从大样勾兑岗位的一名普通员工到总经理助理兼技术中心主任,从一碰酒就脸红的白酒行业新兵到一尝酒就知道酒的度数、品种、酒龄的国家级白酒评委,留下的是他敬业奉献、刻苦钻研,为保证古贝春酒的质量努力奋斗的足迹。

  杜新勇同志刚参加工作时,首先放下了大学生的架子,深入工作现场参与操作,不怕脏、不怕累,做到了虚心务实,不断总结业务知识,光工作记录就记了几十本。记得当时他为了练习品评能力,克服学习专业技术的枯燥无味,利用一切时间和机会学习,品评室、勾兑现场和酒库等地都成为他的学习场所。2001年6月公司总工程师吴兆征收他为徒弟,这更为他提供了机会,在吴总的谆谆教诲之下杜新勇进步很快。自2005年以来他分别获得了国家注册品酒师、山东省白酒评委,山东省轻工行业首席技师等称号,并且圆满完成了公司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古贝春需要发展壮大,产品质量是关键,而勾兑生产更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杜新勇结合公司当时开展三位一体和体系标准活动的时机,根据生产实际情况,编制完成了工作职能、工艺流程、管理考核制度等等一系列体系文件,规范了管理,提高了管理水平。

  2006年正值公司第二次创业工程竣工投产时,白酒市场出现了需求多样化的情况,为了能够保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杜新勇同志在工艺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首先在产品开发上制订了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以消费者需求为标准的原则,几年中他不断创下新产品开发的纪录,有些产品一直畅销不衰,特别是要求较高的特供产品已成为公司销售业绩中的一个亮点;其次他和科室人员通过不断的试验和总结,创造出“前期加浆降度”和“原酒基础酒组合”两种工艺措施,并将其补充完善到原有的勾兑生产工艺中,既实现了产品的催熟、陈化,又对提高产品风格、口味等诸多方面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使得古贝春酒在同类产品竞争中保持了优势。另外伴随着公司的发展,他始终保持超前意识,多年来在调味酒制作和优质酒留存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在已经有十几种特色调味酒和几百吨留存的优质原酒,留存的优质原酒最长时间有超过二十年的,这些都是我公司的宝贵资源,对于将来保证古贝春产品质量是必不可少的。

  随着白酒产业和公司的发展,科研技术工作在生产实际中的作用日渐突出,从2006年开始我公司也把科研建设纳入工作日程。

  这时,杜新勇协同公司领导实行了外部条件促进内部建设的工作方法,首先利用公司资源参与中国酿酒协会组织的“中国白酒169计划”和中国食品发酵研究院的“浓香型白酒大曲标准研究制定”工作,同时在机构建设、设备配备、健全制度、培养人才充实力量等方面扎实推进,按照公司高标准、高要求的原则,科研中心基本框架搭建成型,慢慢融入到实际工作当中,在促进生产革新、完善工艺操作、提高技术水平等方面发挥出巨大作用。在建设的同时,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积极申报升级工作, 2007年科研中心通过德州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次年就被认定为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并且凭借其技术实力完成了与中国食品发酵研究院、江南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合作,增加了古贝春公司在同行业中的影响力。以科研中心为主体,还积极进行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申报工作,今年获得批准通过。在这些申报工作中,杜新勇同志组织的文字材料达几十万字。在他的带领下,近三年来由技术中心申报的项目课题分别获得中国轻工联合会科技进步奖2项、山东省轻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6项。在工作之余,他不断总结,笔耕不辍,先后在《酿酒科技》、《华夏酒报》等专业杂志上发表专业性科技论文数篇,提高了“古贝春”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10年他被授予“德州市劳动模范”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