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武城很诗意

新闻分类:墨香酒韵  来源:山东省武城县妇联  发布日期:2011-09-02

——写在桑恒昌诗苑开园之际

 

 

  8月13日的武城很诗意,“桑恒昌诗苑开园仪式”在古贝春集团如期举行。来自国内各地的120余名著名诗人、作家、评论家、书法家、画家以及政界人士到会祝贺。

  很多人知道武城,多半是托了古贝春的福。而今天的古贝春汇集那么多诗人墨客,又是托了桑老的福。武城这颗运河明珠自古以来不知抒发着多少政治家的雄心,聚焦着多少思想家的目光,运筹着多少巨商大贾的韬略,挥洒着多少文人墨客的才情,德化着多少运河儿女的乡风。这里自古以来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窦建德在这里揭竿而起,义召天下,演绎了一出波澜壮阔的隋末农民起义;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孝道文化、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和晋商文化等在此得到融合、提炼、升华。

  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小城,因着一位诗人而群贤汇聚。是什么给予这座千年小城无穷魅力?是什么馈赠了她无穷的诗意?又是什么赋予了她深邃的内涵?古贝春沿大运河远扬千里之外。武城又因“重孝道、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的孝文化而扬名四方。作为孝文化的起源地,今天的武城又因为一位大孝大爱的诗人、一位一提到母亲手中的笔都是跪着行走的老人而熠熠生辉!

  诗人那颗炙热的心从祖先脉动的故乡出发,流过母亲的大地和父亲的湖泊,抵达一代诗坛大师雷雨交加的心头……今天,这位饱经风霜的老诗人用他那浓厚的乡音娓娓道来:我曾经写道,所有的村庄/都有自己的乳名/它们共同的大号叫故乡;我曾经写道:故乡/是生命最初的牧场/也是最终放稳灵魂的地方。在此,我向我的故乡、故土致以深深的敬意!一位70岁的游子,他不仅是一位热爱故乡的守望者,也是一位热爱着当下的生活状态的一条真性情的汉子。故乡是灵魂的血缘。聆听着老人不变的乡音,凝视着老人花白的头发,谁又能不为这种真挚的情感所感慨呢?

  老人说:“我曾经写道,哭母亲的泪还没有干/又来哭父亲/哭父亲的泪还热着/又来哭继母/里面睡着三位亲人/外面跪着一位六十八岁的孤儿。在此,我向我地下的先人,致以深深的敬意!”沉重的诗句里包容着人世间最诚挚最伟大的母子情爱,聆听着催人泪下,用血和肉捏造的诗句,透过湿热的双目,分明让人看到一位孝子的血肉和灵性。

  老人说:“我曾经写道,我的肩上长出过一杆枪/我的手上长出过一支笔/我醒着枪便醒着/笔失眠我便无眠/我的生命在变成子弹的过程中/变成了诗句。在此,我向痴迷一生的诗,致以深深的敬意!”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满怀着对诗歌的敬畏和感恩,怀揣对诗歌的虔诚和热爱,在圣洁而温馨的诗的国度,向我们呈现诗人旷达清朗的心境,如他的诗一样,老人的眉宇之间,摆下三条竖纹,一条忧国,一条忧家,一条忧天下……

  诗歌之美,贵在情感之真;诗歌之妙,贵在感悟之切。徘徊在诗苑每一块石刻前,体会一种清雅绝尘、炙烤性灵、征服人心的诗句,我希望有汉字的地方都要有我们家乡这位诗坛骄子的诗句,我希望大家都去读一读我们齐鲁大地鲁西北平原养育出来的诗人用跪着行走的笔写出来的诗句,来结识一位大孝子和一位好诗人。

  夜,常常让我暗自欢喜,窗外的黑色一点点沉积下来,夜越来越黑,心也越来越静。关闭夜这扇黑色的门,将白天的繁忙和喧嚣都拒之门外,泰然静坐,在夜黑色的掩映下,捧读桑公恒昌先生的诗句。在桑老诗的国度里恍然若有所悟,悟出一些接近玄机妙理的真谛。让自己充满尘埃的心在诗中净化。感动于桑老师的人品和诗品,结识这位血性充盈、肝胆相照的诗坛大孝大爱的长者,谁能不被老人那至真至朴至醇既淡泊坦荡又沉雄精深的人格魅力所感动呢?谁又能不被他那心安神泰、知命乐天的人文风采所熏染所陶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