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百诗苑
新闻分类:墨香酒韵 来源:古贝春报编辑部 发布日期:2011-12-01
秋雨绵绵,美丽的古贝春工业园区仿佛笼罩着一缕缕轻纱。轻纱中掺杂着淡淡的酒香,不时钻入鼻孔,令人心旷神怡。百诗苑里的奇石异草,也都被雨水淋得亮晶晶的,格外精神。
雨中的百诗苑别有一番情趣。由于雨天参观的客人少,少了很多喧闹,所以人的心灵在这样的环境中安详了很多。漫步在红砖铺成的小路上,上面已经金叶遍地,有法桐的叶子,还有的叫不上名字。它们有的懒洋洋地在地上躺着,有的温柔地盖在冬青的头上,告诉我们——晚秋到了。小路两旁是一簇簇的奇花异草,它们挨挨挤挤地凑在一起,静静地听着秋雨。几株高大的冬青,还有那叫不上名字的绿草草,仰着脸儿,不知对秋雨说些什么。顺着小路往里走,转过一个弯,眼前突然一片鲜艳,一大片月季争顶着自己的花冠,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开正待结果,还有一种“红果”,也许是“野柿子”吧,状如山楂,却比山楂个儿小光滑,一个个挂着水珠,向你炫耀着自己历经一年的风雨而终于获得的果实。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成功总是由苦难相伴,只要默默耕耘,将自己的心血酿成果实奉献给社会,成功就离你不远了。这时,你不应该打伞,而应让蒙蒙细雨舔着你的脸,让细雨涤荡你的心灵,让泥土的芳香冲走你心中的浊气,待雨过天晴,便可以“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举头四顾海阔天空”!
俗话说:“诗酒不分家。”诗和酒从来就是一对孪生姐妹。百诗苑中的诗,大多有自己的故事,且与酒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些故事的真实性已无从考证,但却给百诗苑增加了很多情趣。
据传郑板桥的字画不能轻易得到,于是求者拿狗肉与美酒款待,在郑板桥的醉意中求字画者即可如愿。郑板桥也知道求画者的把戏,但他耐不住美酒狗肉的诱惑,只好写诗自嘲:“看月不妨人去尽,对月只恨酒来迟。笑他缣素求书辈,又要先生烂醉时。”现在,站在雕刻着这首诗的石碑之前,我仿佛看到了郑板桥正在醉意朦胧之中挥毫泼墨。他的崇拜者正在一旁暗自窃喜,心中不知对酒说了多少句“谢谢”。
在古贝春酒文化馆的前后,是“桑恒昌诗苑”。桑恒昌先生祖籍武城,是当代著名诗人。园中雕刻了他多年来创作的“怀亲诗”精品,共有近百首。每一首都朴实无华却真挚感人,流露出浓浓的亲情。他的一句“做不做诗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一个诗做的人。”令百诗苑沉浸在一片浓浓的诗情画意之中。
其实,百诗苑汇集了古今众多与酒有关的名句,包括各级领导、社会人士对古贝春的题词勉励等。在百诗苑里,一块块石头变成了一座座丰碑,记录着古贝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激励着古贝春人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把酒酹滔滔,心情逐浪高。”毛主席的这句诗与舒同先生的《古贝春赞》在酒仙山前的大路两旁隔路相望。读主席的诗句,令人心扉开启,有纳天地万物于胸中的寥廓旷远之感,而舒同先生的《古贝春赞》,尤其是优美的舒体字,令人心旷神怡,抚掌称快。新的世纪,古贝春人任重而道远。我们有幸生在这伟大的时代,不懈地创造着,这恰是人生的幸福与壮美。现在,有的人误解了时代的新意,疏于创造,忙于索取。其实,不管历史如何嬗变,生活的芬芳,只有靠生活的酝酿,酝酿才是价值无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