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必然!

新闻分类:墨香酒韵  来源:古贝春报编辑部  发布日期:2012-04-04

  傍晚下班,张正骑着电动车匆匆忙忙往家赶。突然车把一歪,车子像是喝醉了酒似地摇摆不定,他忙下车查看——车胎“罢工”了。无奈之下他只好推车赶路。熬了好长一段路,才找到个修车摊。老板是一对30多岁的夫妻,正一人捉住一个车子忙着摆弄。几位主顾就在旁边随便找个座位坐着,与他俩东拉西扯地闲聊。周围三三两两的人们悠闲地散着步,夕阳的余辉照在大伙的身上,让人感觉到一派温馨和谐的气氛。

  张正把车停好,交待了几句,便找个马扎也坐了下来。

  这时,老板正半气愤半调侃地和大伙闲扯:“千万不要和老师共事,他们太抠了!前两天一个老师来补胎,就给了我一块钱,我要知道她这样,我不给她补!”旁边几位也就有一句没一句地跟着瞎起哄。

  张正的妻子也是一位教师,虽然过日子会精打细算,却绝不是个爱沾小便宜的人。生活中抠门、沾便宜、讨价还价之人比比皆是,但是人们往往对教师要求高于普通人,无法接受为人师者也有世俗之辈的表现。身为教师家属,张正真想站出来为教师鸣一鸣这个“不平”。

  其实按照张正从前的脾性,在这时候,他多半会选择沉默——和人家不认识的人胡搭拉什么?可是自从来到古贝春公司以后,他心情舒畅了,人也变得“活泛”了,话也就多起来。

  趁别人一个说话的间隙,他打了个哈哈说:“老师也不全是你说的那样,你说的只是个别现象,哪个行业没有哇?”

  师傅疑惑地抬起头来,看张正并无恶意,正在笑眯眯地看着他,便调侃道:“看来你也是老师吧?”

  张正有意和他逗着玩:“你要是承认我是老师,我保险不抠,给你十万怎么样?”大家伙都笑起来。

  他煞有其事地说:“真的,老师都很‘抠’。那次一位校长来补胎……”

  “校长一定更‘抠’了,他可是管着老师的老师。”张正抢着说,“是不是连一块钱也没给你,只给你5毛吧?”

  “哪儿呀,他没给钱!”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

  “车内胎不行了,得换新的。”师傅说。“再将就将就吧!”张正翻看着车胎委实觉得可惜。“不能将就了,给你换最好的,少给你要点儿,你拿十五就行。”看着精明的老板,他没搭腔。

  一个主顾插话说:“现在补胎也涨了,自行车2块,电动车3块,摩托车4块,你们也忒狠吧,五毛钱一个补丁你们好几倍的往上翻哪?”老板娘接过话茬:“现在什么不涨?青菜水果都好几块钱一斤了,修车能不涨?”

  说着话,车修好了,张正突然又想起脚蹬子蹭踏板,就冲老板娘笑着说:“还得麻烦你给我砸一下。但你可别像‘黄大锤’一样,‘一锤80’啊,我可受不了。”他不失时机地“幽了她一默”。

  “好嘞,这个可以不要钱。”老板娘拿起锤头,两锤搞定。

  张正看着修好的电动车,伸手到衣兜里好一阵翻摸,却怔在了那里。大家伙的眼睛都注视着他,气氛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他尴尬地对着老板说:“真不好意思,中午换衣服换的,忘带钱了。要不这么着,明天上班我给你带过来。”“那哪行呀,我又不认识你,我上哪里去找你?”“我就是古贝春酒厂的,真要不给你送来,你找我去。”“酒厂那么大,我找的着吗?再说我因为十五块钱去找你?”“那你说怎么办?我又不是故意不给你,的确忘带了。”“你早说呀,修完了,你又说没带钱了。我说怎么办?给你家打电话,给送来!”老板的脸上晴转多云。张正无助的眼光扫过那几个主顾,希望他们能帮着解决此事,可他们都低了眉,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看老板更是寸步不让,一副拿不上钱休想走人的架势,张正急得直喘粗气,只剩下了感叹世态炎凉、世风日下。

  这时拢过来几位散步的人,好奇地围观着。面对此情此景张正更是尴尬……

  “该多少钱,我给你。”人群中传出一个男中音。他惊讶地循声望去,一个六十岁左右衣着朴素的老人手里拿着钱递给修车老板。“十五块,这怎么好意思叫你拿钱呢?”老板尴尬地搓着手接过去。

  张正回过神来,急忙走上前去连声道谢,并再三追问老人的地址和姓名。老人笑说:“没事,谁还碰不到个难处,有难处大家伙都帮一帮就过去了。你不用放在心上。我是个退休教师,这一辈子最喜欢的只有两件事:一是教书,二是喝咱古贝春酒,听说你是酒厂的,凭咱古贝春的酒品我就信得过你。什么也不用想,攒着劲头把咱家乡酒酿好了比什么都强!”

  看着老人渐行渐远的背影,他的形象在张正眼前逐渐高大起来,而修车老板的脸正在悄悄地发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