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义书法作品集》序

新闻分类:墨香酒韵  来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发布日期:2015-02-02

武城县书法家协会张宝义主席计划出版个人书法作品选,我们公司闻讯后决定给予赞助,我也欣然答应为这本书作个序。这样做的意思,不只是因为张主席还兼任古贝春书画院的院长,更因为他是值得尊重的一个有才能的人、一个有爱心的人。

说他是个有才能的人,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书法方面的成就。张主席在武城县是路人皆知的书法家,书法作品多次荣获省级以上奖项。按照一般人的理解,五十多年练习揣摩书法,做到这一步也不算稀奇,但问题是张主席年富力强的四十多年都是奋战在金融战线上。从信贷员、信用社主任到武城县联社主任,说明他在不断地努力;主持县联社期间连续三年夺得“德州市支农先进单位”称号,说明他工作勤奋而有成效。“经济人”干了个文化事,忙人能干闲差的活,而且一贯坚持,这才是最难得、最可贵的。县联社能名列“省级精神文明先进单位”,我推测与张主席倡导文化有关。走进张主席的书房,墙上挂着他书写的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和《论语》中的经典名句,展架上摆着陶器、瓷器、青铜器,他还对化石、京剧、茶叶有研究。他的老朋友说,这是一个干嘛嘛行的人。苏轼曾说过:学诗,功夫在诗外。世事洞明皆学问,融会贯通就会是另一番境界。看来,张主席不仅学到了艺术,而且掌握了开启艺术大门的钥匙。

二是他的组织能力。张宝义主席2004年担任武城县书法家协会主席以来,多次举办活动,如“两省四县”、“铁西五县”、“运河十一县”的“联合书画巡回展”。“这是协会最好的一段时期。”——本县的几个老书法家不止一次地这样说。最好在哪里呢?原来县书协没有经费,搞活动十有八九要自己去筹钱。但这些困难难不住张主席,他利用自己广泛的人脉,或凑零为整地去化缘,或找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让某个经济实体搞赞助,最终总能让活动圆满成功。“没钱能办事,小钱办大事。”这就是张主席的本事。

2007年8月初,正在进行室内展示的“古贝春酒文化馆”需要在半个月内创作完成71幅约1100平方米的画。这些画的内容都是一些历史人物和少数民族饮酒的场景,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可以说是时间紧任务重。我们把这个挠头的事交给了张主席。考虑到质量要求,他先联系了中国美术学院,但人家一张口就是150万元,而且要用半年时间。接着又找了一位本地的名画家,这位报价是80—100万元,最快三个月完成。眼看接手的事要砸锅,张主席一急之下找到了德州市的王征远、于占德、张弘、王治平、魏延宾、王文成等六位知名画家,恳切地说:“咱们都跟古贝春打过交道,人家对咱不薄。现在他们建酒文化馆遇上为难的事了,咱就当帮忙了,一共就15万(元)的报酬!”几位画家被张主席的诚意所打动,不约而同地答应下来。张主席跟我打过招呼,就把几位画家安排到县委招待所里封闭式创作。他对画家们说:“想吃什么尽管说,但不能耽误事,中午不能喝酒。”他根据几个画家的擅长做了分工、分配了创作数量。画家们劳累一天后,他邀请武城县政协幽默风趣的尹宝生副主席作陪喝酒解乏,讲笑话活跃气氛,顺便交流工作。画家这边画,他这边安排流水式装裱。整个工作只用11天便宣告结束。这个奇迹充分验证了张主席的组织能力,也让我惊叹和感动,事后主动给他们加了5万元表示心意。

说张主席有爱心,也可以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

一是对家庭有担当。张宝义主席上有老下有小,但他很早就是受尊重的一家之主,这是他用行动赢得的。在公家拼搏了大半辈子,他对自己的积蓄毫不留恋,退休后主动交给了儿女们,让他们各取所需去求学、去创业、去深造。——从这一点上来说,他是个好长辈。张主席夫妇感情维护得很好,妻子先后动过两次手术,每次他都是床前床后地亲自侍候,呵护有加。——从这一点上说,他是个好丈夫。张主席讲究孝道。母亲和岳母多年跟他一块过,由他奉养。他时刻关心老人衣食冷暖,让老人生活无忧、精神愉悦。他的岳母89岁去世;母亲今年92岁依然行动自如。——从这一点上来说,他是个好儿子。

二是对社会有贡献。社会上往往有这么一种人:生怕别人的成绩超过自己,于是就“艺不轻传”;怕别人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对同事朋友的缺点错误视而不见,甚至幸灾乐祸;对待公益之事,往往慷别人之慨,自己却一毛不拔。张宝义主席与此正相反。别人向他讨教书画作品的不足,他直言不讳,坦诚相告;对待爱书法的年轻人,他培养鼓励,成人之美。担任县书协主席以来,他多次推荐有潜质的同事加入省书协或中国书协,在担任县楹联协会名誉主席期间,发展了多名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对待公益事业,他更是热心参与。2010年—2012年,他参与了我公司三届“全国酒文化楹联有奖征集大赛”, 2011年7月,他率领古贝春书画院的艺术骨干举办书画笔会慰问德州军分区、聊城军分区、山东省军区和武城县武装部的官兵。2013年6月他组织古贝春书画院办了庆祝建党节,醉心中国梦书画展”。在这些活动中,他从不提报酬。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张主席发动县书画家协会骨干创作字画,凭借自身的威信亲自主持拍卖,将所得的一万多元支援灾区。2010年春,当地党委、政府有意用他的书法作品作为文化名片招商引资,张主席欣然应允,义务奉献了50幅作品。此后他率领县书协和古贝春书画院的骨干们到农村、到工厂、到敬老院慰问,不仅传递了和谐社会的温情,也为武城树立了文化形象。

 

目前我们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如何建设?我想,一需要文化人才尽其所能,二需要社会各界理解支持文化人才。举国上下形成巨大的合力,就能攻艰克难、实现梦想。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在张主席这本作品集付梓出版之际,我高兴,我们为祖国的文化建设尽了一份力量;如果我的心声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我会更高兴!

                                           二○一四年十月上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