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酒话

新闻分类:墨香酒韵  来源:重庆市永川区  发布日期:2015-03-06

文人骚客中多有嗜酒者,不说“斗酒诗百篇”的李白,不说“每日江头尽醉归”的杜甫,单是当代作家中就有不少的“酒坛”高手。嗜酒者难免醉酒,有趣的是,许多作家都曾在醉酒之后绘声绘色地描述过自己醉酒的感受。

陆文夫的酒量一如他的作品那样著名,据说在当代作家中没有几个人敢跟他较量。如此海量的陆文夫自然也免不了醉酒,他醉得最惨的一回,是在“文革”期间。当时,他被下放到苏北农村劳动改造,生活苦不堪言,心情极为郁闷,整日里与酒为伴、借酒消愁。某日,一位朋友前去看望他,两个知己骤然相聚,一时间竟无言以对,只顾一杯接一杯地喝,从上午喝到下午,点灯之后又从傍黑喝到天明,醉了就趴在桌上息,醒来又举杯痛饮,到最后两人都险些“壮烈”了方才作罢。尽管酒曾折磨过他,他却依然钟情于酒,且在一篇随笔中对其大加赞美,说酒有“解忧、助兴、催眠、祛乏”四大功能。

王蒙嗜酒,也曾无数次地醉酒。他说“酒是人类自慰的产物,与人的某种情绪的失调或待调相关”,还说酒是“生活的滋味、活着的滋味的体现。‘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撒完酒疯后,人就会变得衰弱和踏实。”

老作家碧野酒量不大,但对酒却有着“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深情,每日晚餐必定要自斟自酌三两杯。他爱酒,自然也曾醉过酒,并说“酒,能够使人单纯,使人披肝沥胆,使人赤诚,使人返真。”

已故知名女作家戴厚英是烟酒俱爱。她平时喝酒极为节制,但一与文朋诗友聚会,便每饮必醉,一副豪气干云的侠女形象叫人佩服不已。她对酒的感受也极为深刻独到,她曾在一篇随笔中这样写道:“醉酒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人生的体验不同,境界的内涵也有所不同,有真醉与假醉之分,真醉是身心俱醉,假醉是身醉心不醉;假醉昏沉如死人,真醉却于昏沉中活跃着灵魂。同时,醉酒又有深浅之别,浅醉是要我醉,深醉是我要醉;浅醉者自知醉,深醉者不知醉,因而浅醉者激越,深醉者痴狂。”

虽然文人醉酒与常人醉酒无异,算不得什么雅事但他们在醉酒之后的种种感受,也应算是文化人充满文化味的一种生活体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