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雏鹰飞翔的翅膀

新闻分类:墨香酒韵  来源:古贝春副总经理  发布日期:2015-07-04


  “科技是发展引擎,创新是腾飞翅膀。缺之其一,如鸟余单翼。”这是周晓峰董事长对于古贝春生产技术工作给予的殷切寄语。
  “古贝春秋六十余载,三次创业飞黄腾达。从高中低档兼备到低中高度俱全,从三角瓶享誉齐鲁到古贝春蜚声中华,从古贝元酱香北宗到国蕴酒千年金奖,从产品质量全省第一到综合鉴评全国夺冠,从企业技术中心到产业国字平台,从国家白酒评委到中国白酒大师……每一次从浪谷到波峰,每一次从柳暗到花明,无不闪现科技与创新的力量,智慧与汗水的付出。”周总用简洁的文字概括了伴随公司创业发展中科技创新的作用。下面我们就共同来回顾一下,公司在这一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和取得的一些成绩。
  1996年公司组建科研所,科研所职能是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前提下,进行产品开发以及克服生产技术难题方面的探索。随着行业和企业发展的要求,从2005年公司开始筹建企业技术中心,在科研所的基础上进行建设升级。重点是基础建设的加强,包括设备设施、人员结构、资金投入和项目课题等,2007年5月份申报市级企业技术中心,8月经德州市政府批准,认定公司技术中心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008年9月被省经信委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从中心建设开始3年时间实现了两级跳,既是对古贝春扎实工作的肯定,更是古贝春科研中心实力的体现。
  以技术中心为核心,我们在平台建设的道路上坚定前行。2010年获得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建立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2年获山东省科技厅批准建设山东省白酒清洁生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4年通过了实验室CANS认证认可。至此公司拥有了分别侧重于内部技术能力、专业人才培养和承担行业项目计划与专业检测等不同内容的各类平台,也通过这些平台开展了大量的技术研发工作,但是这些工作的主旨目的就是提高与稳定古贝春产品的质量、提高与完善古贝春的技术工艺、提高与促进古贝春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古贝春公司企业精神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改革创新,创新工作也一直伴随着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在早期的成果中就有获得国家科工委二等奖的己酸菌培养与应用项目,还有开发五星级古贝春填补了山东省高档白酒空白的经历,那么经过10年科技创新工作的强力发展期,更是在计划、成果、专利等方面获得了大量荣誉。
1、十年以来总共承担国家、省、市等级别计划项目共计38项,涵盖有国家星火计划、中国白酒169计划和3C计划等全国性的项目课题。
2、取得专利57个,其中发明专利3个,并在2013年获得山东省专利奖一等奖。另外有12项成果通过了国家和省级认定,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3、获得包括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酒业协会科技进步奖等国家级、省级、市级各类科技进步奖13项。确保了古贝春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跻身中国白酒行业尖端行列。
4、产品质量近二十年在省行评中稳居前茅,更有2005年的全国摘金夺银,2011年获得中国名酒典型酒、2012年获得中国白酒技术创新典范产品和2014年中国白酒国家评委酒体设计奖等等一系列荣誉称号,凸显了古贝春产品长年保持质量领先的优势。
5、经过十年创新工作,在继承古贝春和山东省轻工业学院食品发酵学院合作的传统基础上,随着我们水平提高和领域拓展,现在已经与中国食品发酵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以及江南大学等全国知名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关系,通过项目合作、人才培养、平台共建等方式进行多方面的联系与合作。
6、2015年4月投入使用的新科研楼,确保了公司科研创新工作的环境条件,现在公司研发面积达到近万平方米,各类设备设施一百余台套,总价值超两千万元,包括现在最尖端的仪器设备气质联用仪、液相色谱仪等;公司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现在拥有2名中国白酒大师、3名国家级白酒评委、2名山东省首席技师,1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名省级白酒评委、48名高级技师和2名博士后,分布在酿酒、勾调、品评、检测和研发等岗位,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015年古贝春技术平台建设又有了新的突破,4月7日由山东省五个主管部门联合批准的院士工作站,在新落成的科研楼揭牌。古贝春院士工作站主要就酿酒主要原料重大病虫害监测与绿色防控、酿酒用大曲曲虫防治、酿酒副产物——酒糟综合利用及酿酒原料的选育等方面开展研发工作。自2013年吴孔明院士团队进驻古贝春开展工作以来,围绕各项任务积极推进,取得了非常显著的阶段性成果,特别是在曲虫防治方面,已经确认咖啡豆象和扁谷盗是曲虫的主要种类,将利用性信息素和聚集性信息素技术进行绿色防控,这项技术成熟后将会对整个白酒行业产生不可限量的效益。
  回顾是为了将来做得更好。现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将会借助院士工作站揭牌的机会,继续大力做好科技创新工作,给公司插上科技之   双翼,为公司的健康、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