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贝春集团

夏天的回忆

2015-09-01

这个夏天,总忆起一个地方。知了叫得越响,想念就越强烈,尤其那个地方的那些人……

那如画的场景,常常出现在脑子里,好想勾勒出轮廓让你们看看,可怎么也画不出那个样子,岁月的样子。这个神秘的地方就是姥姥家。

在老家的口音,我们叫姥娘。记忆中,夏天去姥娘家比较多,可能因为暑假吧。姥娘家在运河东岸的老武城,房子是坐北朝南的户型,有西屋。房子周遭没有其他人家,姥娘是漫洼地里的独户。身后就是成亩的田地,田地的尽头还能看到几棵杨树,还有那历经千年的大运河。房子没有院墙,土院南边就是一条水沟,水沟直通大运河。有时候有水,有时候填满了杂草。兴许为了防水,水沟周边也种了很多树,大杨树,榆钱儿树……房子是土坯的,总能看到坯子里的干草,忍不住拽一下,然后就跟着掉一点浮土下来。

去房后的路很窄,有一米五左右,紧临过道的东边是姥娘的葡萄架。那时候暑假也总能赶上七夕,就随着传说拉着姥娘去葡萄架下听牛郎织女的悄悄话,年小不懂得说什么就转耳听起了知了声,那时候的知了声总是特别吵,吵得刺耳。

这个过道用途还很多呢,每当夕阳西下,房子为我遮了足够的阴影,我便搬来姥爷的竹片躺椅,调到可以躺下的位置,拿起装磁带的随身听,一只耳朵响的耳机,羽泉、王杰、阿杜的声音一遍一遍地穿流在耳朵里。还有那带着田里独有香气的穿堂风穿梭在我和躺椅之间……时光好像停止在那一刻,也停止在我的睡梦里。

然后,每一次都是被姥娘叫醒。

享受在这怡然自得的白日,也要熬得住姥娘家的夜晚——蚊子、虫子、没有电。夜晚来临,抬头仰望感觉整片天空的繁星是笼罩在姥娘家的,无论哪一个角度都能看到点点亮亮成群成片的星。那时候不懂得星座,只找那座鹊桥,也看得见像雾一样的星带拉长在屋子的这头到那头。

晚饭总是在来电以后的院子里进行的。井水里泡的西瓜,冷水里捞过的面条,要么就是刚出锅的饹馇馍馍,一小盆儿砸蒜腌黄瓜……还有姥爷最爱吃的干皮儿花生米,一搓一吹满处飞,留下光溜的花生一把捧到嘴里,香。最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姥爷那最爱喝的古贝春老三角的酒香味儿……姥爷说古贝春酒是咱武城的好酒,这酒酒质绵软、光滑,香气馥郁,还不上头。晚上喝点,一觉到明,第二天精神抖擞。

那时候的爬爬儿也挺多,门前树上就能逮个七八个,然后姥爷就给我们炸着吃,也香得很。饭后,都围在饭桌旁,拍打着蒲扇,拉着家常。围观的还有蚊子,那时候也不兴什么花露水,被咬就抹点风油精。

除了蚊子还有各种各样的飞虫。大的小的,各种各样,壁虎吃都吃不完。还记得恰巧学了《小壁虎借尾巴》的文章,盯着观察好久。午觉睡多了,晚上就会睡得很晚。也因为不想睡觉,总有“能不能玩到天亮”的想法,可是每次也都被打架的眼皮折服。姥娘家睡觉是要关灯的,一怕飞虫,二怕费电。我总不适应关灯这件事,听妈妈说,每次关灯睡觉的时候我都吵闹着要回家。回家当然不可能,哄着骗着也就上了床。

姥娘家的房子座势高,去别人家串门得下个土坡过一个场院,然后就是弯弯曲曲的胡同,哼哼的猪圈,还有打水井和一个大湾。

那时候的农村更“农”一些,一切都是大自然的味道。

稍大一些,对姥娘家的印象定格在每个大年初四。姥娘有5个姑娘,2个儿子,我妈排行老大。这一天特热闹,小小的屋子,对起来两个八仙桌,四个姑娘带着女婿,还有未婚的小姨小舅。姥爷还没上座,爸爸和姨夫们就把姥爷珍藏多年的古贝春酒给打开了,那时候我在想古贝春肯定是好酒,要不姥爷怎么只钟情于这一种酒呢。等姥爷上座,姨夫们就开始了猜洋火棍儿喝酒的游戏了,嘻嘻哈哈好不热闹。姥爷并不参与,自喝自的小酒,有时候露出会心的微笑。

妈妈说,小时候姥爷对她们很严格,对舅舅偏宠爱,是那个年代重男轻女的典型人物。我的印象里也很少见到姥爷眉眼弯弯的样子,唯独他说我“黑得像煤炭”时笑得自然,为此我还记恨姥爷很久,我哪有黑成煤炭?!

至今,姥爷已逝十几年,之前很多时候是不敢忆起的,怕哭。其实,现在依然忍不住。

很久很久没有回到姥娘的土坯房,很久很久没有走在那个过道去看成亩的田地,很久很久,是因为不敢去看,怕想念,怕回到从前的伤感。

此刻,忽然闻到了古贝春酒的香味,听到葡萄架下的悄悄话,听到姥娘姥爷的窃窃私语……

如今,我的爸妈也是姥娘姥爷了,我想用尽我的全心去疼爱他们,她们却还拿我当孩子一样疼爱着。在我心里,他们永远是年轻的模样,即使有了白发,有了老年斑。现在我只想陪伴着他们到老,陪着一起老。

这个夏天,我住的农村,知了声不刺耳,成亩的田依然香,天上的星也成群成片,古贝春酒依旧那么醇香……唯独思念姥娘姥爷和那个土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