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04
看了今年第10期《古贝春报》刊登的《其实不想走》这篇文章,我深有感触。今年十二月份,我也到了退休年龄。在古贝春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我工作、生活了十三个春秋,这里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这里是我幸福的乐园。
2002年,我来到了古贝春,成为一名灌装女工。记得我刚来车间时,真有点《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什么都是第一次看见,看哪里也觉得新鲜,可是真动手干起来,兴趣全无,笨手笨脚的,干啥也不行。就拿贴标来说吧,看见别人贴得轻松自如,可是自己一动手,不是贴松了,就是对不齐,还弄得满手浆糊,当时我真是狼狈极了,心里特别着急、难受,可是越着急越是贴不好。班长尹绪翠见此情景,走过来安慰我:“别着急,先看看别人是怎么贴的,再慢慢练。”她先让两个技术精湛的小妹教我,后来徐锦辉、张红艳两位段长也细心地向我传授贴标技巧,就这样在大家的热情帮助下,我终于掌握了这门技术。后来我又陆续换了几个工种,同样是在大家的“传、帮、带”下学会的。古贝春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风尚,着实令我感动,终生难忘。
古贝春,不但为员工提供了一个舒心的工作岗位,还为员工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发挥个人特长的平台。
上学时,我的作文常被老师选作范文,在班里传阅,那时我就有一个梦想——有朝一日我的作文也能变成铅字。可是这一梦想,随着毕业、工作、结婚、生子被岁月的车轮埋没了。来到古贝春后,在这个学习氛围浓厚、员工积极向上的大环境中,我深受鼓舞和启发,少女时代的梦想又鲜活起来,情不自禁地重拾起搁弃多年的笔,写了一篇稿子,投到了《古贝春报》编辑部,经李宽云老师的精心修改终于发表了。后来在李宽云老师的细心指导下,在车间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同事们的无私帮助下,我一直坚持向《古贝春报》投稿,并连年被评为《古贝春报》优秀通讯员。往《古贝春报》投稿是我最大的乐趣,阅读《古贝春报》是我最好的享受,《古贝春报》是我的精神食粮,前进的动力!
古贝春不仅为员工提供了一个舒心的工作岗位、搭建了一个发挥个人专长的平台,还时刻把员工的生计挂在心上,关心、帮助生活上有困难的员工。
“企业发展不忘回报社会”,是我公司一贯坚持的原则。公司积极参与社会各项公益活动,先后参加了抗震救灾、捐资助学、希望工程、资助基础设施建设等社会公益事业,并每年为德州市困难职工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对本公司困难职工更是关爱有加。2008年,婆婆因病住院长达半年之久,女儿考上重点大学,高额的医药费和学费,使我家陷入了困境,公司领导及时送来了慰问品和慰问金。更令我感动的是,四年后女儿考上了研究生,百忙之中的周总,亲自过问我家有啥困难,时刻把一名普通灌装女工的生计挂在心上。工作、生活在这样的公司,我感到无比的幸福!
幸福的时光总觉短暂,一眨眼十三年过去了,不知不觉中我已到了退休年龄。“董姐,你真到了退休年龄?咱还没处够呢”,“董姐,退休后常来找我们玩” “董姐,加我微信,有空我们聊” ……此时,我的心情真的是“其实不想走”,因为这里是我幸福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