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03
美景百看不厌,美味百吃不烦。古贝春酒厂就像一处风景名胜,以独特的魅力与内涵,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名家名人前来观赏、游览。古贝春酒又像一味独家秘制的美味小吃,那来自原生态的真味吸引着全国各地的美食家纷至沓来。
一个景点,让人流连忘返;一种产品,让消费者交口称赞,定有它们吸引人的地方。吸引人的产品除了本身质量好,再就是公司的信誉好。
记不清有几次来古贝春了,也记不清对古贝春的感受写了几篇,虽不是名人名作,但也是真实感受,字字句句发自肺腑,篇章之间洋溢真情。人说:来自官方的语言最有力,而来自基层的声音最真实。
记得那是去年的6月份,就像拜访久别的故人,我又来到古贝春公司。而这次不同,诚信产品竟吸引来了一批北京来的名家、大家。他们不仅是远道来的客人,也是文学创作的老师。在客人面前,说话就不能太随意,在老师面前就要谦恭,不可造次,更不可班门弄斧。
在参观、游览时,倒是他们的认真与专注让我产生敬意。谁都知道,北京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还是集各地风景、名胜、古迹于一身的国都,尤其像他们这些文学界的名家名编,哪儿没去过,什么没见过呢?他们屈驾到来,不仅让古贝春蓬荜生辉,也让我们这些当地作者在不知不觉间上升到一个档次。尤其看到他们在游览时,每到一处,对待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那么认真、聚精会神,就更加敬重他们。对人、对景专注的本身就是一种尊重。毕竟,诚信的古贝春是值得让人尊敬的。
在古代,有句广告名言就是,“酒香不怕巷子深”。而在经济发展迅速的现今,酒香也怕巷子深。尤其在网络信息时代,人们更加信赖讲诚信、重质量的企业与产品,你的产品再好,你不去推销不去宣传,效果肯定不如那些等同质量、讲诚信的效果明显。这些名家的到来,就是古贝春名声响遍各地的不竭源泉。
人们常说,真正富有的人,往往低调,真正有学问的人,往往谦逊。先不说储酒库那些成吨的巨大的不锈钢储酒罐,单就酒仙山下那颈绕红绸的一缸缸的陈酿,就让古贝春富甲一方,古贝春人不张不扬,默默地用诚信用人品缔造着自己的产品,为消费者奉献最真最美的佳品,喝着放心、舒心、开心,就会形成口碑相传的良性循环。
再看看首都来的名家,没有拒人千里的高傲,只有博古通今的谈吐以及谦虚大方的态度,以及对古贝春那发自肺腑的感言,所有这些让人倍感亲切。他们的到来,不仅让古贝春蓬荜生辉,也让我们明白,是诚信让古贝春富有魅力、充满诱惑力。
关于诚信,星云大师有言:在佛教里把诚信立于最根本的位置,不诚信是非常不可取的。“中国人造字很有趣,你看诚信的诚,它有一个言,还有一个成功的成,就是说你说话一定要诚实,这件事情才能成功。‘信’是人字旁,也就是说这个人的言要让人家相信。”
人无信而不立,企无信而不兴。可见诚信是做人之本,更是经商之本。 古贝春人把诚信作为立身之本、立业之本。他们用诚心、爱心、良心做出的酒,深深吸引着广大消费者,通过口碑相传,让古贝春的名字家喻户晓。周敦颐在解读五常时提到,诚为五常之本,百行之元矣。这也进一步告诉我们,诚信是仁、义、礼、智、信里最本质的东西,是最核心的一种支撑。失去了,就失去灵魂与财富;坚守了,就守住了道德与良心,守住了发展与辉煌!
诚信是信仰,信仰的根本就是敬畏之心,怀有敬畏之心的人,会循道而行,知礼节,畏科学,守法规,敬神灵,恪守道德,敬畏传统文化。有诚心、善心、仁心、爱心,良心。古贝春人不仅把诚信作为做人、经商之本,还利用当地的历史地理资源,让古贝春酒融入了传统文化元素,运河文化,贝州文化,名人文化,以及书法篆刻收藏等,从而让古贝春的名字响彻华夏,香遍万户千家。真正实现了与大家有美景共赏、美味同享的愿望。
一次散步,路过专营白酒的小酒店,随着香味牵引,移步入内,一位年轻女子热情地打着招呼,她是店主。店面不大,也不起眼,我记得前几年她家经营好几个品种的酒水,如今满屋子都是清一色的古贝春。面对我的疑问,她总觉得不是本土生产的东西,质量隔肚皮,体会不到真味,卖给客人心中也没底,谁知道那酒是真还是假。从去年开始,她就只经营古贝春酒。我问,你怎么就知道古贝春的酒是纯粮食酒?她只回答一句:“你到厂里看看就知道了。”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虽几次去古贝春,由于时间关系,场合不同,只去过储酒窖,酒文化馆,总没有机会到酿酒车间看看现场。这次有幸亲临现场,也正好消去心中疑团。偌大的车间408个发酵池,每个池子能装五千斤粮食。窖池发酵就是给粮食创造一个环境,适合微生物转化酒精的环境,比如:白酒根据其香型不同,窖池的形态也不同。浓香酒窖是泥窖,清香白酒酒窖是瓷砖窖,酱香白酒酒窖是石头窖壁,泥底的窖池,无论哪种香型,哪种酒窖,目的只有一个,发酵过程产生的热量散失的速度,栖息微生物的种类、数量都是不同的,符合其香型特点的。
尽管像听天书,但看到工人们热火朝天忙碌的场面,尤其嗅着那来自五谷的清香,经过发酵后转化成的醇香,真正明白了晶莹剔透的液体真正来自五谷杂粮,是古贝春对广大消费者承诺的兑现。再想想那个个盛数吨酒的巨型不锈钢储酒罐,酒仙山下那一缸缸的陈年佳酿,吸引着我的味蕾,催发了我的文思。
在品酒台,面对各种香型的原酿,轻啜慢品,一轮下来,竟有了“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醉意。那种感觉,给人朴素、温暖、本真。正如于丹说,人生因为返璞所以归真,朴素的东西是最恒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