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03
10月31日,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发布《关于聘任第九届白酒国家评委》的文件,我公司执行总经理赵殿臣同志和技术中心员工任满刚同志经过层层选拔和专家考评,分别被聘为第九届白酒国家评委。其中赵殿臣同志为续聘,任满刚同志为新晋国家级白酒评委。至此,我公司已有6人获聘为国家级白酒评委。
本次新评委考试于10月13至14日在北京举行,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工业协会推荐的新考生164人参加考试。此次参加考试的考生进行了白酒科学理论考试和11轮次的品评技能考核,技能考核主要以白酒香型鉴别、酒质差异、酒质缺陷、重复再现能力和综合评定为主,这些技能考核都与白酒企业产品质量和创新方面息息相关,也是我公司一直以来对于技术人员重点培养领域。经过紧张的比拼,100多位评委经过11轮的考核,任满刚以优异的成绩排在164名考生的第32位,顺利当选了第九届白酒国家评委。
任满刚同志于2010年12月进入公司技术中心从事白酒检测工作。201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由山东省轻工业协会和齐鲁晚报共同举办的首届百姓品酒大赛上,他接触了白酒品评并参加了比赛,凭借着灵敏的嗅觉和口感,他获得了“齐鲁银钻品酒师”的称号。这一奖项的获得,使得公司领导对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他也因此进入了酒体设计室从事白酒品评与酒体设计工作。在新的岗位上,他踏踏实实、积极进取,苦练白酒的品评能力,不懂就向有经验的老员工们请教。为了保持嗅觉和口感的灵敏性,必须保持一些特殊的生活习惯,不能使用香皂化妆品,不能吃刺激性大的食物。有的时候酒样比较多,几轮酒下来舌头都麻了,品尝原酒的时候由于酒度较高舌头都发黑了。他就这样在白酒品评工作中勤学苦练,练就了一身扎实的基本功。
2012年,经过不懈的努力,他获取了山东省白酒评委资格。2013年公司举行了隆重的拜师仪式,他成为了公司总工程师吴兆征的徒弟。通过向老师学习,他的品评、勾兑和调味技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并在第二届百姓品酒大赛中摘取了“齐鲁金钻品酒师”的称号。今年7月,第九届国家评委换届考评省级选拔在济南举办,任满刚在全省163名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山东省参加国评考试的15名考生之一。9月初,公司接到中国食协通知,于10月中旬举行第九届国家评委新评委换届考评工作。通知下达到公司后,准备考试的时间已经很紧迫了,他既要品评酒样,又要抽时间学习白酒理论知识。而对于品评酒样的训练是非常枯燥的,因为每个酒样味道口感都要熟记于心,而考试的内容是变化多样的,其中包括香型、质量差、缺陷、重复性和再现性等。最难的就是白酒的再现性,因为考试时间是两天,第二天下午还有可能考到第一天上午的酒样,如果特点记不清楚,就很难找出再现性。所以每天上班他都是第一个来到办公室,开始尝酒,下班的时候别人走了,他还坐在品酒室里练习。每一轮五杯酒样,相邻两杯质量非常接近,如果对比区分,还好一点,但是单独拿出一个来,就很难分出是几号酒,这就要求他多练多尝多分。从明评到暗评,从没有重复到重复,每一轮都要力争完全正确,不然很难在国家级的考试中拿到成绩。就这样,通过艰苦细致的练习,任满刚同志终于在这次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2007年5月,还没有正式在学校毕业的王广鹏便怀着一颗好奇和有点自负的心来到了我公司,在之前他看到过很多有关古贝春的报道,特别是那句“千年大运河,万家古贝春”让他产生了无限的向往,他也相信凭借着自己的能力一定会在这里有所建树。
但是往往理想很美感、现实很骨感。刚刚进入公司在灌装线上的工作让他措手不及:刷瓶子比别人慢、压盖合格率不达标、装箱速度跟不上,等等,一条灌装线他几乎做过所有的工序,但是每个工序他似乎做起来并不怎么顺手。在灌装车间虽然只待了短短的两个月,但是对他来说却是体验最深的一段时间,他说:“在那段时间里让我明白了,做人要少点自负,多点谦虚;少点浮躁,多点实干;少点好高骛远,多点脚踏实地。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2007年9月他调入科研中心做酒样的大样勾调工作,一做就是两年。在那里,工作环境很艰苦,每天基本上是在罐区渡过,拽管子、爬梯子、扛碳、加碳、刷罐等等工作都需要付出很多的体力,但是他每天都努力地工作着,没有一点抱怨。他说:“既然选择了,那就要用心做下去。”在这期间他不断地学习着与白酒相关的各类知识,在实践中遇到问题及时向前辈们请教,与同事们交流自己的想法,从而储备了大量的知识,丰富了自己的经验。
2009年由于工作的需要,他被调到酒体设计岗位工作。在这里他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品酒。他说他第一次品酒时就体会到一个字:辣,没有其他的感觉。而把控白酒质量又怎么能靠一个辣字去解决呢?为了能让自己的品酒技术有所提高,他放弃了晚上娱乐的时间,早早地入睡,为的是有一个高质量的睡眠。他不再吃自己喜欢的辣椒酱、大蒜、大葱,为的是保证自己的口腔没有异味。他也不再吸烟,为的是保证感官的敏锐性。为了把握公司白酒的质量,他不厌其烦地去品评,一遍、两遍、几十遍、上百遍……直到自己的舌头发黑。他说:“认真做一件事容易,但是一直坚持认真做却很难。在工作中我也曾经懈怠过,我也曾经偷懒过,但是每当想起自己在工作上并不专业时我就会打起精神继续努力下去。”是啊,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让他收获颇丰,2011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山东省食品工业协会的省级评委资格,2012年由于成绩优秀,又被山东省白酒协会录取为省级白酒评委,2013年在山东省品酒大赛中他以德州赛区初赛第一的身份晋级决赛最终夺得首届“齐鲁金钻品酒师”的称号。
一个人注定不会一帆风顺,王广鹏也是这样。2014年在山东省的品酒大赛中,他名落孙山。在那段时间里他沮丧过、颓唐过、迷茫过、反思过。他常常在想自己失败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如果不敢正视这个原因那么下次肯定还会失败。在反思中他意识到了自己这段时间的自傲情绪。他说:“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面对失败的勇气,不敢去寻找失败的原因。”是的,敢于找问题,找原因,善于总结正是他的优良作风。
2015年他参加了中国酒业协会国家级白酒评委的选拔。国家级白酒“大考”非常严格,比如在每个轮次中随便拿出5杯酒要你判定出它的香型、度数、质量评分、级别、5杯酒里面有没有相同的, 5杯酒里面有没有与上一轮次或者上几个轮次一样的等等等等,可想而知考试的难度极大,如果想通过,必须得把每一个酒样的质量特点都深深地印在脑海中,而这又谈何容易,且不说有上百个酒样需要不断地反复品评记忆,单单就是考试的紧张气氛就足以把人压垮。这一次他吸取了上次失利的教训,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百分之百的精力投入到备考之中。数不清有多少个日子早出晚归,也道不明有多少次半夜里从睡梦中醒来,而为了保证睡眠又要强迫自己继续入睡。他说:“那段日子是我经历过最痛苦也是最快乐的日子,怎样能在压力中不断长大,首先就是要坚持、坚持、再坚持。”是啊,正是这种坚持让他笑到了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被聘为了新一届的国家级白酒评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