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秋,难有收获
新闻分类:墨香酒韵 来源:公司文化中心 发布日期:2013-11-01
时令已近霜降,将是天气骤冷,白露为霜的节气了。但此时闭上眼睛,所浮现的还是老家那秋的景象:人们或收或种,收的或是五谷,或是瓜果,大车小辆地从田野恣意地往家托运,堆满仓,铺满院落,填满房前屋后,直至室内屋顶,这秋收所带来的富足和喜悦是任何季节也无法比拟的。
如今又到秋收了,到处看到的是大型收割机械工作的场面,农业现代化愣是把这曾经繁杂冗长的秋收时间掐头去尾地缩短了很多很多。但人们在闲适中却有点茫然了,只是望着手里的钞票长久地回不过神来。人们再也不必竞赛般地往家运输棉柴,为得只是抢占堆放的地方,人们也不必再担心秸秆受潮发霉而使家里的牲口断顿,更不必再为满地的作物该在何处晾晒而发愁。人们只需空手站在地畔,望着轰鸣的机械往返几次,在漫天的灰尘中,本还热闹的田野就倏地一下便平静了,仿佛眼前一座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城市瞬间便被漫漫黄沙所掩埋一样。当收购商把粮食直接从田地拉走后,留给人们的“秋的收获”只剩下一叠或多或少的钞票了。庄户人是否开始怀念像以前那样,得意地甩着响鞭,吆喝着牲口,嗅着这秋的土腥气,挥汗如雨,浑身叫劲的秋收滋味了。
周末回娘家,看到街上新上市的冬枣、刚出锅的花生、新鲜的苹果梨便买了一些带上,但越是这样,我越是思念起童年家中的枣树、梨树、花生来了。老家院子里曾有棵梨树,我很喜欢这梨树的脾性,喜欢它的干净朴实,喜欢它洁白似雪的花朵和沉甸洁净的果子。这棵梨树在我儿时所承载的梦想和希冀是我永生难忘的,我赞叹的是它扎根这贫瘠的土地,不需家人过多的照顾,每年秋天却能如约般地送来几竹篮甜滋滋的脆梨,这恰到好处的馈赠对当时的孩子们来说是多么珍贵的礼物呀。
但这棵梨树还是被锯掉了,一是因为这梨树在院子里栽种本就不很吉利,大概也是因为“梨”与“离”谐音罢了,二是恰也赶上家里翻盖新房,这棵本就不大的梨树没几下便被锯倒了。当为新房挖地基的时候,我闭上眼睛不敢看,但人们并没有因为挖出的骨头而过分惊讶,只是随意地把它们和土一起扔到车上运走了。
那骨头是家里曾养过的一只狗儿的。那年,家里的狗儿得病死了,我望着瘦骨嶙峋的狗儿只是默默地流泪,儿时的我懵懂地明白“死不瞑目”的概念,大概便是心无遗憾的死亡都会把眼睛闭上的。狗儿的眼睛紧紧地闭着,嘴巴微张着,仿佛安然得睡着一样。我从内心那般劝慰自己,这狗儿跟家人一起生活7年,该是了无遗憾了。
这狗得病后就一直在这梨树下蜷缩着,不吃不喝,开始父亲还力主找个人给它治疗一下,但没有一个兽医甘心为一条狗而冒挨咬的危险,便也任这狗儿自生自灭了。有人就劝父亲,赶紧把它打死算了,要是咬人就麻烦了,父亲仁慈,根本就下不了手,也没让人去那样做。孩子们还是会凑上去,把它喜欢的食物丢到它的嘴边,我坚信这狗儿是不会咬我们的,即便是家里人从未让其吃饱过,但这狗儿对家里人从未失去过它的信赖。即便此时,我也能从其眼睛中读出它的痛苦,它的温驯和善良。
这狗儿死了,竟还有人觊觎它的毛皮,姐弟几个不容分说,便在这梨树下挖了一个大坑,把它埋在了树下。第二年,这梨树开的花特别多,特别娇艳。但当收获梨子的时候,姐弟们谁也不忍心再吃了。因为这梨树,早已吸纳了这狗儿的忠诚、无私和善良,还有这贫贱不弃,祸福相依的灵魂。
如今,梨树没有了,每年这时候,我还是会买些梨子回来,但却再也吃不出当初那甜滋滋的味道了。
老家的枣树都不再结果了,整树的叶子像被一层黑黑的雾气盖得严严实实的,没人知道这树到底得了什么病?人们也懒得去治疗它们了。如今的生活好了,没人再去珍惜这枣树上的果子了,想要吃枣子,村子里的超市里便有,而且味道品质也好了许多。这枣树像是感觉到了自己的使命结束了,竟连年不断地遭受虫灾、黑雾病菌的袭击了,到如今枣树的性命堪忧,更别说开花结果了。
祖母告诉过我,老家现在的位置本是生产队的枣树行(hang)子,每年村里会专门派人看管这园子,防止孩子们偷吃,待每年八月十五前后,全村人会组织人来打枣,而后根据工分分配枣子。在那时,这枣子可算得上是好东西,晒干后的枣子,按在窝头上蒸熟,甚是好吃,还省了炒菜。后来,村里划分宅基地的时候,砍伐掉了大部分的枣树,但凡是不妨碍盖房的枣树全部都留了下来。因此,老家院子里,小巷里,甚至大街上满满都是枣树。在我小时候,人们就不很是珍惜这枣子了,往往枣子还没熟透,便有馋嘴的孩子去偷吃了。弟弟对于爬树很是精通,每次放学回家,一进小巷,便把书包鞋子一扔,双手攀住粗大的树干,像猴子般爬上去,只见他会把脏兮兮的挎带背心下部塞到裤子里,然后把摘下来的枣子塞到背心里,枣子放得多了弟弟便活脱像个袋鼠。每年枣子成熟后,各家各户便开始争先恐后地打枣了,听那竹竿碰击树干发出的清脆响声,听那满树的枣子骤风急雨般地砸向地面的声响,看孩子们都竞相地爬上了枣树,看树下大人们戴着草帽捡拾枣子,看那如珍珠玛瑙般的枣子装满篮,盛满筐,摊满院子……
家里的、小巷里的、大街上的枣树不再结果了,连人们都觉得它们有点阻碍交通了,于是便有人来收购枣树了,一棵棵枣树便被人齐根锯倒运走了。
锯掉这些枣树的时候,祖母无比难受,她感觉老屋、老街直至同龄的老人们都如这枣树般被时代遗弃了,甚至有些枣树的年龄比祖母都要大。
“想再长起这么大的枣树,不容易了。”祖母感慨道。
卖掉枣树换来乡亲们手中或多或少的一叠钱,但仿佛也把那“七月十五枣儿红圈,八月十五枣儿落竿”的谚语连根拔去,唯剩追忆了。
小时候,天才蒙蒙亮,孩子们往往还在熟睡的时候,母亲便会把姐弟几个叫醒,一人分个小篮子,自己扛着铁锨带我们出门。
深秋的早晨是清冷的,远远便能看到田里的野高粱无精打采地站立着瑟瑟发抖。来到已经收获完的花生地里面,母亲会用铁锨把这地里面的土翻起来、撒开,孩子们便在这撒开的土里面用手拨动,搜寻收获后还遗留下的花生。所得的花生并不多,但蹲在地上,我能看到母亲头上腾腾升起的热气,对此,我的记忆是最为深刻的,也曾认为这是“颗粒归仓”最为生动的诠释。
收获的花生,母亲会把那些小的单独留出来给孩子们煮着吃,那些颗粒饱满的会被运到屋顶晾晒,留待春节将至时将其炒熟,作为春节的一大“食品”。
院子里支起桌子,感受这秋特有的清爽,听这蟋蟀很是悠长的鸣叫,看着满院金黄的玉米,堆满屋子的棉花,晾晒完毕的谷子、黄豆,品尝着甜甜的梨子、枣子还有那刚出锅的热腾腾的花生,再烫上一壶古贝春酒,这酒的甘洌浓郁驱散了秋收的疲惫,让庄户人在醉意朦胧中体会丰收的喜悦,把一年的辛劳和着这丰收的瓜果一起咽下,慢慢地咂摸这其中的各种美妙滋味。
如今,我把买来的花生、枣子、梨子摆到桌上,一家人围桌而坐,满桌的大鱼大肉,但这几样东西却那般地显眼夺目,然而每个人却发现它们仿佛又缺少了该有的滋味,唯独不变的还是那古贝春酒香,在如今别样的丰收中,还闪现着那朴实而清贫的温馨岁月。
我做梦了。
在梦中,满树盈盈欲滴的梨子,满树珍珠玛瑙般的枣子,还有那熟悉的小巷,穿着脏兮兮背心的弟弟,还有那只温驯的狗儿……
我的童心未亡,因为在碰触过往艰辛岁月时,我的心还保留着不变的纯真,在对过往岁月的无限追思中,我知道,今秋,除了金钱,再难收获快乐、幸福和纯纯的情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