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安民让武城人喝上“茅台酒”

新闻分类:墨香酒韵  来源:文化中心顾问李宽云  发布日期:2018-03-09

杜安民(左)和张子文书记研究白酒的香型



       人物小传  杜安民(1923.7.6——2004.3.29)。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人。曾茅台酒厂生产技术科长,退休后于1983年——1993年应聘到武城酒厂研制新产品,是古贝元酒的主要研制者。其淡泊名利,以厂为家,深受干部职工的尊敬。


      茅台酒,在国人心目中极具传奇色彩。1915年,茅台酒首次亮相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获国际金奖,为贫穷落后的旧中国赢得了光彩。长征时期,红军途经茅台镇,众将士久闻美酒兼有消炎之效,遂将镇上白酒兜购一空。解放后,茅台酒深受中央领导青睐,成为国宴必备之物。然而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茅台酒对于大多数武城人来说,仍是久闻其名,难见其影,偶尔在特殊场合尝上一口,定会到处炫耀。这个时候,有人体察到民众的需求,决心在武城造出“茅台酒”,他就是刚带领武城酒厂起死回生的张子文书记。但是当地没有酱香酒酿造人才,张子文多方打听,通过本县退休干部石永兰找到了贵州省主管工业的副省长傅爱农,傅又找到茅台酒厂厂长季克良,季厂长介绍了刚退休的生产技术科长杜安民。于是,本文的主角出场了。

       杜安民,1923年出生于茅台镇一个普通市民家庭,镇上沿袭酿酒传统,有多家酒作坊。民国年间,战火连绵,民不聊生,出生在名酒之乡也没给杜安民一家带来好运。由于生活贫困,杜安民两岁丧母,15岁就到酒作坊打工。他朴实肯干,勤奋好学,很快掌握了传统酿酒技术。然而动荡的时局决定了酒业的命运,在清朝道光年间“烧房不下二十家”的茅台镇,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只剩下三家酒作坊。1951年,当地政府将这三家酒作坊合并,成立了“国营茅台酒厂”,杜安民成了酒厂工人。新社会工人当家做主人,激发了他旺盛的工作热情,1953年他担任了茅台酒厂生产技术科科长,这一干就是三十年,练就了精湛的技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将茅台酒打造成国酒的过程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83年春天,张子文书记委派石永兰和酒厂职工刘宝申到茅台镇去请杜安民科长。虽然揣着季克良厂长的介绍信,但两人的心里依然忐忑不安。一是担心大酒厂的技师会不会对几千里之外的小酒厂嗤之以鼻?二是杜科长即便接受了聘请,像他这样的技术权威,肯定是个腆胸叠肚、趾高气扬的人,一言不合,说不定就会吹胡子瞪眼,将人拒之门外。双方见面后,当两人真诚地说明来意,才知道已经有十几家酒厂向杜科长发出了高薪聘请,两人一听竞争对手给出的条件,顿时满脸绝望。然而,杜科长却告诉他们:接受武城酒厂的聘请。两人喜出望外,这时他们才意识到:这位新中国培养起来的技术工人,有着高尚的品德,他想的不是高薪而是奉献。这些从杜科长以后的言行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杜安民来到武城酒厂,面对张子文书记热切期待的目光,并没有贸然承诺,因为两地在气候、环境等方面差别很大,能不能搞酱香型酒,需要科学考察。接下来他考察了十天,最后的结论是:困难不小,但可以搞!此言一出,张子文当即拍板:成立以杜科长为首的科研小组,设立实验基地,封闭式管理,马上行动!

       说了算,定了干,困难再大也不变。杜安民仿佛又回到意气风发的青年时代,他风风火火地带领科研小组,先从制曲奠定基础。俗话说:好曲出好酒。酱香型酒的高温制曲至关重要,为了研制出优质酒曲,杜安民处处把关、言传身教。曲料的粉碎要求先期二八瓣,后期三七瓣,他抓在手里和大家一起查点过数。润料,水温要求30度,他当着大伙儿用温度计亲自测量,边干边传授经验:水温高了烫坏料;水温低了润不好。端午节他不回家也不休息,带领小组成员在40多度的曲房里汗流浃背地翻曲倒架。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过多次试验后,他们终于将酒曲培育成熟。紧接着他又带队攻关,因为当时生产设备简陋、气候条件不同等原因,适合于生长在南方的发酵类菌种很难在北方成活。为此杜安民每天起早贪黑,带领小组成员改良设备、扩充窖池、查温度、测湿度,很快掌握了窖池的发酵规律,最终培育出适合北方生长的窖池菌种。他将实验经验编写成小册子,严格要求工人照章操作。酱香型酒的成型是以酒勾兑酒,因此分级摘酒至关重要。杜科长带领大家反复品尝,准确地分清酒度、酒级、味道等。为保证半成品酒的贮存质量,根据杜科长的建议,酒厂专门从四川购进小口大肚瓷坛八千个,用火车托运了几十个车皮,在当地轰动一时。

       杜安民科长从严要求工艺,还创造过一段佳话。有一天,东北来了两位大客户,晚上吃饭时听说厂里正在酿制酱香型酒,想先尝为快。这下张书记为难了,因为杜科长有言在先:不到限定的开窖时间任何人不能动用。可是,无论张书记如何解释,两位客户就是不相信厂里有谁能管住一把手。到了这个份上,张书记只好写了条子,叫办公室主任去试一试。但很快办公室主任就碰壁回来了,饭桌上出现了尴尬的局面。就在这时,杜科长推门而入,他急切而坦诚地说:“诸位,实在对不起了!我一不是驳书记的面子,二不想扫大家的兴。谁都知道,果子熟了才能摘,酒欠火候味不醇。我这么大岁数来到这里,一不为名,二不图利,我看重的是武城酒厂的诚信。希望大家理解我,珍惜国酒的声誉,拜托了!”话音刚落,两位东北客户带头鼓起掌来,当场表示要把订单翻一番。

       19847月,一个凝聚着心血和汗水的的酱香型新品种“古贝元”诞生了。1986年成功推向市场。1988年,古贝元酒荣获“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品尝后欣然题词:不是茅台,醇似茅台,空杯留香,香袭人。

       杜安民来到武城酒厂,传授的不仅是精湛的技艺,还有优良的品德和工作作风。从茅台镇到武城,光坐火车就四十多个小时。给他买卧铺票,他不让;腿浮肿了,带他上医院,他不去,说:“小毛病,用热水烫烫脚就好了。”进厂后水土不服,得了慢性肠炎。让他休息,他不听,一个多月天天吃着止泻药片干活。由于劳累过度,腰疼得直不起来,他就抓住树枝抻抻腰继续到车间里干活。他平时吃饭,不让厂里特殊招待,只要有大米饭和辣椒就能对付。19868月,杜科长的小儿子在老家结婚,一连发来两封电报催他回去,他不动身。当收到第三封电报,他把已到武城落户的二儿子杜定坤叫来,说:“现在正投料,我不能回去。你回电报告诉你妈,婚事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同年10月中旬,小女儿准备结婚。当杜定坤把电报送到车间时,他说:“寄点钱就行了,闺女的事该由母亲去管。”19886月,妻子病倒住院的电报打来,杜安民又对二儿子说:“你母亲有病,有你姐妹照顾,我回去也就是看看,没啥用。眼下徒弟们技术还不过硬,我走了不放心!”这事让张子文书记知道了,严令杜安民回家照看病人,但他回去只在妻子身边守了三天就返回来了。

       杜安民科长在武城酒厂工作了十年,赢得了全厂干部职工的尊重;杜科长也很喜欢武城人的豪爽淳厚。在他的影响下,一家人跟酒厂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妻子是茅台酒厂的制曲工人,一退休就跑过来帮着老头子搞制曲。长女杜定英是茅台酒厂科技处的勾兑师,夏天放了假也跑过来帮着父亲勾兑古贝元酒。杜科长高兴地说:“俺现在有两个家,南方一个小家,北方一个大家。”

       杜安民科长晚年返回了故乡,但他仍然牵挂着他播洒血汗的地方,武城酒厂扩建为古贝春集团有限公司之后,双方仍保持联系。杜科长去世后,公司派人参加了他的葬礼。为了纪念他为武城酒厂做出的杰出贡献,将他的故居和办公室当成文物保存,为他树立了雕像,作为教育职工的生动教材。杜安民科长的子女一大半在茅台酒厂上班,长女杜定英像父亲一样,也担任了生产技术科长,近十年间,她曾多次带领弟弟妹妹到我公司,为双方加强技术合作献计出力。201710月中旬,当年的茅台酒厂厂长、时下的名誉董事长季克良先生来到我公司,他品尝了古贝元,观看了杜安民的事迹展览,深情地回忆起他的老上级、入党介绍人杜安民科长,他钦佩杜科长为古贝春的贡献,也为茅台人感到骄傲。感人的场景,为杜安民酿造“武城茅台”又增添了浓重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