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人

新闻分类:墨香酒韵  来源:古贝春图书馆  发布日期:2011-06-01

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人

□戚春红

 

近期公司举行了主题为“一城一园一基地,开辟未来新天地”的演讲比赛,本次比赛共有四十名选手参赛,最后八名选手获奖。获奖的选手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赢得现场一片掌声。大家一致认为:他们的文章写得气势磅礴、文采斐然,他们的演讲形神并茂,铿锵有力。

掌声背后是辛勤的汗水,在比赛前一个小时,获得专业组第一名的高风玲同志还在聚精会神反复推敲默诵自己的稿子,以使演讲更加完美;获得专业组第二名的齐士慧同志工作间隙在文化馆认真演练,并让同事充当参谋,使自己的动作和语气更加自然……

这次演讲比赛的成功,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人。

人们常常抱怨自己与机会无缘,抱怨自己命运不济、生不逢时,抱怨自己当初走错了一步……如果能把抱怨、发牢骚、等机遇的时间都用在提高自己的才能上,那到时候机遇自然会来敲你的大门。

著名诗人白居易初到长安时,虽然满腹经纶,但并不被人所识。一天,他来到当时社会名流顾况之处毛遂自荐。顾况一听他叫白居易,便讥讽说:“长安米贵,白居不易矣!”但当他读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便觉得很有诗味,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禁拍案叫绝,叹道:“有如此之才,白居亦易。”试想,如果不是白居易才高八斗、满腹经纶,就不会受到顾况的赏识,那么他也不会在京城名声大震,站稳脚跟。

人不怕没机会,就怕没本事。据说,有一位陕北农村妇女,跟随女儿来到美国,到移民局办绿卡。移民局的官员看了看她的申请表,问她:“你有何技术专长?”她回答:“我会剪纸画。”说着,从包里拿出一把剪刀,轻巧地在一张彩色纸上飞舞,不到3分钟时间就剪出一些栩栩如生的动物图案。美国移民局的官员惊讶地称赞:“OK!OK!”这位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妇女凭着自己的一技之长,就被移民局通过了。美国著名文学家爱默生曾说过:“一个人如果拥有一种大家都需要的特长,不管他躲在哪个角落,终有一天会被人们发现。”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无数的机遇,每个人成功的机遇不同,但相同的是:成功的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校训就精辟地诠释了勤奋、机遇和成功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刻准备着,当机会来临时你就成功了。

有时候,人生的赢家和输家只差别在一些“小动作”的准备上:每天花5分钟阅读、多打一个电话、适当时机的一个表示、在表演上多费一点心思、多做一些研究,或在实验室中多试验一次。如果一个人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在经营自己的专长上,结果必然会有所成就。

渥沦·哈特葛伦博士是一位博学多才的人,他在退休之前是一所大教堂的牧师。他曾经问过一位年轻人是否知道南非树蛙,年轻人坦率地回答:“不知道。”博士诚恳地说:“如果你想知道,你可以每天花5分钟的时间阅读相关资料,这样,5年内你就会成为最懂南非树蛙的人,你会成为这一领域中最具权威的人。”博士的这番话道出了许多人生哲理。

每一天,都要尽心尽力地工作,每一件小事情,都要力争高效地完成。尝试着超越自己,努力做一些份外的事情,不是为了看到领导的笑脸,而是为了自身的不断进步。即便是在同一个公司或同一个职位上,机遇没有光临,但你在为机会的来临而时时准备的行动中,你的能力已经得到了扩展和加强,实际上,你已经为未来某一个时间创造出了另一个机遇。

有一位名人说过,许多人在生活中90%的时间都是抱着“混日子”的心态度过的。大多数人的生活层次只停留在为吃饭而吃饭、为工作而工作、为回家而回家。他们从一个地方逛到另一个地方,事情做完一件又一件,好像做了很多事,但却很少有时间从事自己真正想完成的目标。在实现理想时,必须制定目标,必须与自己做比较,看看今天有没有比昨天更进步,即使只有一点点进步也是好的,日积月累就是大的进步。

无论职场如何风云变幻,如何起起落落,都不要放弃自己对职业的信心,仍然要去做一个有准备的人,所谓有备而无患就是这个道理。谨记: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