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目标与工作态度
新闻分类:墨香酒韵 来源:公司文化中心 发布日期:2011-09-02
时下,有一句许多人耳熟能详的名言:态度决定一切。纵览人世间,可以说每个人都向往有一个好的未来。既然态度能决定一切,那么确定了态度不就万事大吉了吗?然而态度从何而来?又如何保持?这就好比一个人下了海却不明确航向,必有茫然不知所措之感。笔者认为我们需要制定一个奋斗目标,让态度由此产生、有所依附,成为实现奋斗目标的源源动力,下面就此谈一点浅见。
一、人生有目标,才能心无旁骛,凝神聚力
世界发明大王爱迪生少年时期就立志当一名科学家,所以就成了图书馆的常客。有位学者注意到了爱迪生,问他看了哪些书,爱迪生比划着说:“我已经看了一英尺厚的书了。”学者笑着摇摇头说:“你应该选准一个目标,围绕这个目标看书才好。”爱迪生恍然大悟,从此专心致志,一生发明了一千多项科研成果。
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年轻时就练就了一身好武艺,但却时常不务正业。一日赌钱后吃西瓜只能拿蟠龙棍做抵押。卖瓜的老者开导他说:“这根棍棒在豪杰手里可以安邦立国,现在却用来做抵押,实在可惜呀!”赵匡胤幡然醒悟,从此改邪归正,投军立功,最终开辟了一代王朝。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可以躲开大家,却躲不开一只苍蝇。生活中让我们不快乐的,常是一些芝麻小事。”为什么会这样?——生活没有目标所致。军人在冲锋中,有时负伤而浑然不觉,因为他们心中想的只有消灭敌人;仁人志士、导师领袖只所以能够抛弃功名利禄、忘却个人恩怨,就在于他们心中有远大的目标,正所谓:办大事者,不苛于细察;虑天下者,当忘却小恨。
二、有目标,才有动力、才有激情
众所周知,鸡本是飞禽中的一员。当它被人驯化,不再向往万里高空时,它的翅膀也就退化了。狼和狗若干年前本是一家,在时空变换中,当狼始终如一地追逐着原来的目标而狗逐渐变成摇尾乞食时,技艺相同的它们差异产生了,就如民谚所说:狼到天边吃肉,狗到天边吃屎。
一九五零年,沸洛伦丝·查德威克因第一个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而闻名于世。两年后,她从卡德林那岛出发游向加利福尼亚海滩,想再创一项前无古人的纪录。半程过后,因浓雾弥漫,前方失去了目标。又坚持了一阵还没看到对岸,感觉疲劳的她不顾亲友们的鼓励和提醒选择了放弃。然而当她坐在游艇上刚喝了一杯热汤,褐色的海岸线就从浓雾中显现出来,随即又看到了海滩上等待欢呼她的人群。原来距离成功只有一英里!她仰天长叹,懊悔不已。
三、有了目标,才能意志坚定、成就事业
中共“一大”上,有十二位党员代表。在那个风雨如磐的年代,这十二位风云人物既有学识又不乏胆识,理应无一例外地成为彪炳千秋的建党功臣,但现实却是:他们中仅有半数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另有三人脱党,还有三人堕落为党的败类甚至是民族败类。红军长征时担任红四方面军负责人的张国焘先是为谋取军队最高指挥权“另立中央”,到达陕北后不思悔改又投入国民党的怀抱。周佛海和陈公博两人先投靠国民党,抗战时期又变节当了汉奸,最终受到人民的公审遗臭万年。这三人之所以有这样令人瞠目的下场,原因说起来很简单:他们原本就是投机分子,对现实不满时,就试图借助一种力量或某个事件达到个人目的,一旦所从事的事业遭遇挫折或个人利益未得到满足,马上就改弦更张,毫不顾及人格和国格,最终祸国殃民。反观中共一大中的杰出代表毛泽东,从青年时代“身无分文,心忧天下”到一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公而忘私,百折不回,最终成为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伟大领袖。
以上海阔天空地谈了这么许多,是因为在我们身边有一些朋友或工友,生活中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拥有充沛的体力和精力却净想着度日混天。因为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便缺乏一种公民或员工应有的人生态度,工作上或知难而退,或浅尝辄止,或见异思迁。这样工作的结果不仅不会给企业带来效益,也浪费了自己的美好年华。今年,公司制定了“十二五规划”,作为公司的一员,我们也应该为自己制定一个目标。若干年后,当回忆公司的发展过程时,我们就能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做到心地坦然。这些不难做到,也应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