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香串起的邻里暖意

新闻分类:墨香酒韵  来源:财务中心 张玉娟  发布日期:2025-09-07

      炎炎夏日,纱窗断裂,胶带勉强支撑的窘境,相信许多家庭都曾经历。正当我盘算着如何集中更换时,下班回家看到楼下的邻居姐姐正利落地自己更换纱窗。我惊讶,这活儿不得是专业的人干吗?怎么姐姐自己干呀?姐姐真是女中豪杰,啥都会干。因为我们关系比较好,说话也就随意了些。你家有需要换纱窗的吗,拿来我一块给你换了。我给姐姐开玩笑,想不到这么温柔贤惠的姐姐还会干“女汉子”干的活啊,你不用帮我换,你直接把我教会了就行了。我和姐姐便一边干活,一边算起了经济账,姐姐家换了三扇窗户上的纱窗,一共才花了七块钱,当然工具是借的。而要让别人来换得花三十块钱,这我们不省了很多钱吗?想想就高兴。谈笑间,姐姐就把她家的几扇纱窗换好了。因为我们两家的户型是一样的,我大致给姐姐说了一下我家客厅,卧室,厨房有几扇纱窗需要换,姐姐看着她提早量好的自己家纱扇的尺寸,就说我明天下班回家,把纱窗和密封条都给你带回来,你要是不会换,我就帮你换。我赶紧给姐姐说,不用不用,我已经学会了,干不了的再找你帮忙。结果我们也只是花了十几块钱,就把自己家的纱窗都换好了,比让人家换省了好几十块钱。 

      这份源自日常琐事的援手,像一缕光,悄然点亮了高楼间的温情。晚上一家人吃饭的时候,因为换纱窗的事,我和老公又聊起了邻里关系。现在的人们住进高楼大厦,门一关谁家的事都不了解。楼道里碰上也是点头之交,疏远了很多,好像“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早就过时了,邻居之间连认识都谈不上,何谈熟悉和互相帮助啊?总感觉人与人之间感情淡了很多? 

      我和二楼姐姐的关系比较亲近,还是源于几个玩偶。那时女儿五六岁,活泼好动,整天蹦蹦跳跳地上楼下楼。二楼的姐姐总爱逗孩子和孩子聊天。一来二往的我们就熟悉了很多,关系走的比较近。有一天,姐姐听见我们上楼的声音,就特意在门口等我们,说她家女儿在娃娃机上抓了好多娃娃,要送给我们一些。好意不忍拒绝,抱回家的那一堆憨态可掬的小熊小兔,女儿看见了欢天喜地,抱着舍不得撒手,着实让女儿兴奋了老长一段时间。为了感谢姐姐,我和老公便商量着看看哪天趁大家都有空的时候,来家里聚个餐,相互熟悉一下,增进感情。 

      很快就敲定了聚餐的时间。趁周末,老公在家做了几个他拿手的好菜,木须肉,京酱肉丝,卤肘子,红烧鲤鱼,油焖大虾,当然还有老公引以为傲的醋溜土豆丝,等等。两家人围坐在一起,推杯换盏,杯中斟满的,正是我们古贝春酒厂的福利酒。酒香氤氲,笑语不断。话题当然也绕不开我们共同的家园——古贝春幸福家园。“咱们这小区,古贝春的人可真多,尤其是一期,差不多被你们酒厂的兄弟姐们包圆了。”“有时候感觉我们这些不在酒厂里上班的,倒像是村里的外来户,总想跟你们多近乎近乎!”爽朗的笑声在席间回荡。“远亲不如近邻,老话可没过时!”大哥接着感慨,“现在住楼房,门一关,谁家也不了解谁。节奏快,都各忙各的,早没了村里那种推门就进,互相帮衬的热乎近了。咱们能住一块,就是缘分。平时多走动,关系才能越处越近,别怕麻烦人!对了,他话锋一转,带着调侃的看向我老公,“以后找你买古贝春,咱是不是能走个内部价啊?”“那必须的!”老公笑着满口答应。这朴实的承诺,是信任,更是邻里情谊在酒香中的升华。 

      是啊,邻居之间伸出的每一次援手,都如黑夜里点起的一盏灯。它替人解了燃眉之急,省却了许多烦恼,更在彼此心间播下了信任的种子。让生疏的隔离渐渐消融。城市高楼林立,若人人都紧缩心扉,生活便如同冰冷的牢笼。唯有主动打开心门,才能让那盏灯的光亮透进来,驱散孤独的寒气。换纱窗省下的几元钱,餐桌上分享的一杯古贝春,楼道里几句随意的问候……正是这点滴微光,汇成了我们古贝春幸福家园最暖人的底色。酒香里流淌的,不仅是匠心佳酿的醇厚,更是左邻右舍相连的温情。这情谊,是古贝春中生活中最质朴也最珍贵的“福利”,让幸福家园的名字,落到了每家每户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