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1
在古贝春总部工业区的东南方向,矗立着一座古色古香的三层建筑,它像一颗明珠镶嵌在运河东岸,每月吸引游客千余人次参观,成为古贝春对外展示的一个最重要的窗口,它就是山东省白酒企业中第一家酒文化馆——古贝春酒文化馆。馆内通过实物、模型、沙盘、图片等形式系统展示了中国博大精深的酒文化和古贝春酒的历史渊源,以及现代古贝春的发展成就。
可以说来到古贝春,而没有参观酒文化馆,确实是一大遗憾。那么,酒文化馆是怎样建成的呢?这里到底有什么魅力,能受到大家的如此青睐呢?
2006年初,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周晓峰高瞻远瞩地提出建设一座古贝春酒文化馆的构想,由文化总监李宽云同志负责室内陈列展示的具体方案的制定。工程于2007年初破土动工,2007年8月胜利竣工并对外开放。期间李宽云总监一边搜集文物,一边联系施工队进行室内装修和布展,付出了大量心血,也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同事们的热心帮助。可以说,酒文化馆的顺利建成,一是得益于公司多年来深厚的企业文化的积淀,二是有一个能拼搏、能吃苦的团队,它是公司全体人员心血和智慧的结晶。
酒文化馆内有专业、热情的讲解员,她们会带您徜徉在酒文化的海洋里,并亲身体味陈年老酒的醇香。
一楼左侧是酒源探寻部分,主要通过文物、绘画和文字的方式介绍酒的起源和历史上与酒有关的名人轶事。关于酒的起源,历史上有“猿猴造酒、黄帝造酒、仪狄造酒和杜康造酒”之说,其实与其说猿猴造酒,不如说是猿猴发现了酒,而后几位才是真正将酒进行酿造和用于人类饮用的酿酒祖师。下方橱柜里展示着82件古代酒器,从商代到民国,从青铜到瓷器,造型各异,令人大饱眼福。
一楼右侧是古贝史话部分,主要介绍古贝春酒的历史渊源。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武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属于“兵家必争之地”,其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水美谷丰的自然条件,又为武城的酿酒业创造了天然的物质基础,从商朝的国酒“秬鬯”到秦汉时期的“东阳好酒”,从唐朝的“状元红”到宋朝以后的“小米香”酒,都是在这块土地上酿造的。这里还介绍了武城历史上的名人与酒的故事,有武城宰子游、平原君赵胜、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第一状元孙伏伽、大刀王五等等。在下方的橱柜中,展示着一个酒坛,上书“东阳好酒”四字,经文物专家鉴定属于元代文物。由于西汉时,东阳县的治所就在当今武城县的漳南镇,所以这个酒坛就成了古贝春酒历史渊源的一个有力佐证。
登上二楼,来到第三部分“公司掠影”。这里通过图片和沙盘的形式展示了公司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包括领导关怀、公司荣誉、文化活动、公益事业、公司全景沙盘、各界人士题词等。在这里,你可以全方位了解古贝春公司,她的发展成果一定会让你惊叹。
三楼左侧展示“生产工艺”部分。古贝春的生产工艺源自五粮液生产工艺,在其基础上进行了20多项革新,以适应北方气候条件。墙上是功勋人物照片,有老书记张子文、古贝春和古贝元的研制者马绍兴、杜安民。这一张张黑白照片把人带向了历史深处,仿佛可以触摸到老一辈创业者的艰辛。这里设有品酒台,你可以任意品尝古贝春三大香型的代表产品,一饱口福。接下来是现代功勋人物,有周晓峰董事长和公司三位国家级白酒评委赵殿臣、吴兆征、杜新勇,以及国家高级酿造技师董福新,雄厚的科研实力保障了古贝春酒的产品质量节节攀升。
三楼中间是“酒联鉴赏”部分,集中展示了52幅楹联书法作品。这些作品来自我公司在2010年至2012年举办的三届全国酒文化楹联有奖征集大赛的获奖作品,由国内著名书法家书写,具有楹联和书法的双重欣赏价值。
最后一部分是“酒道一览”,介绍饮酒的习俗和基本礼仪。下方橱柜中展示各色酒瓶,其造型各异,有八仙人物、卡通、足球、书本等等造型,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琳琅满目、目不暇接,这些酒瓶是我们民俗文化的集中反映。
至此,酒文化馆已经游览完毕,由于文字篇幅和笔者水平所限,笔者只能令读者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以期管中窥豹,略见古贝春酒文化建设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