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贝春集团

关于饮酒

2015-09-01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饮酒,是一种历史久远的世界性现象。世界上各个国家的人民都离不开酒。酒在某种程度上早已成为人们传达思想、交流情感的使者。

饮酒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比如逢年过节要喝酒,谓之“喜庆酒”;结婚要喝酒,称“喜酒”;生孩子办满月称“满月酒”;就是死了人,办完丧事也要办几桌,谓之“谢和酒”,意思是对帮忙街坊邻居的感谢之意,特别是老喜丧(七八十岁过世的),更是要多摆几桌。遇到朋友相聚,亲戚到访,随时都喝,故有“无酒不成席”之说。酒还是人们工作的桥梁和纽带,很多生意就是在酒桌上谈成的。

酒在人类的保健史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国许多中药也是用酒来泡制的,药酒是人们公认的良药。

适量饮酒,有益健康。但是如果过量饮酒,就变成有害了。只有充分了解饮酒对人体健康的益害,掌握科学的饮酒品质、数量和方法,才能使你在酒中获得真正的乐趣。

在生活中,有些人一生好酒却从不贪杯,因此他们的身体非常健康。他们不像一些酒鬼,一上酒桌就不要命,直到把身体喝垮。

曾经听人说过一套“酒经”,说起来既有意思,也给人许多提示。在这套“酒经”里,它把喝酒的人归为“六等”,各等有各等不同的感受。

第一等为“抿”,就是轻轻地用嘴在酒杯上抿上几口,顿觉爽快,最多喝一两来酒,使人心情舒畅;二等为“品”,就是用嘴一小口一小口地慢品,二两酒下肚,给人一种陶然之感,心明气爽,恰到好处;三等为“喝”,三两的杯子,三口两口下去后,便有了微醉,一觉睡过来,神志明白,该干什么干什么;四等为“饮”,喝酒如喝凉水,四两起步,喝着喝着话就多了,两眼犯直,醉眼朦胧,走起路来脚底下没根儿;五等为“灌”,总恨那酒下去得慢,端起杯子仰口而进,半斤酒下去就大醉了,语言不清,苦笑不能自控,最容易耍酒疯;六等为“吹”,喝酒不用杯子,直接用瓶子嘴对嘴,与其说是喝酒,不如说是往肚子里顺,一会儿就酩酊如泥,人事不知。

由此可以看出,这喝酒“二等”为佳,“三等”要适可而止,要是喝到“五等”就没什么意义了。这个“酒经”很有道理,希望对喝酒的朋友有益。

适量饮酒有益健康,并能带来欢乐与享受。具体来说,饮酒应该遵循以下原则。首先要遵循适量、少饮的原则,不要过量饮酒;其次喝酒前,应先吃点东西;再次忌空腹饮酒;再者睡前不宜饮酒;最后情绪不好时,不宜饮酒。

关于饮酒如是而已,身体健康最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