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1
前几天,回乡下老家,遇到同村的李叔。他很高兴地对我说:“咱家你大庆兄弟,到古贝春酒厂上班以后,跟变了个人似的。这不,最近又受到表扬了。”
李叔家的大庆,是个独生子,还是老来得子,要不怎么叫大庆呢。老两口打小就溺爱这孩子,调皮捣蛋还说是这孩子聪明机灵。俗话说,惯孩子没落头,这话不假。大庆没去古贝春上班之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挣不回钱来还是小事,在社会上跟些小混混们扯不清,隔三岔五地惹事生非,把个李叔气得恨不能跟他断绝父子关系,把他送到局子里去的心都有。
眼看着这孩子就瞎包了,李叔的一个亲戚为了让大庆走正道,就把大庆介绍到古贝春酒厂上班。起初,李叔心里也整天犯嘀咕,大庆到了酒厂如果不好好干,坑了给他介绍工作的亲戚不说,还给人家厂里添乱子,影响了古贝春的声誉事可就大了。
为此,李叔一天要打好几次电话,一是嘱咐大庆好好工作,听领导的话;二是给大庆的班长打电话,一定要对这孩子严厉些,他要是不听话,你们尽管收拾就是……不等李叔说完,那边大庆的班长就笑了,“大叔你不用挂着,大庆在这里干得挺好的。”
什么,什么?李叔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可是头一回听到别人夸这个不争气的大庆。直到李叔从自家亲戚那里得到证实,大庆是真的变了,他这才放下心来。
可李叔心里还是有一个结,百思而不得其解。这些年,我打也打了,骂也骂了,能使的法子都使了,最气不过的时候,连棍子都打折了也没能让这个逆子转变过来。可到古贝春酒厂没多长时间,大庆就脱胎换骨了,莫非人家古贝春酒厂有如来佛的“紧箍咒”,给大庆往头上那么一戴,这毛猴子就老实了?
直到有一天,李叔在家看电视,电视上正播出古贝春集团的先模事迹报告会,他听着那些先模的事迹,非常受感动。人家一个个把工作干得那么出色,为酒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怎能不受到社会尊重?尤其是王树文的《投身古贝春实现人生价值》,还有李宽云的《找个理由把工作做好》,道理多深刻啊,都是教育人的,教育人们怎么干好工作,怎样做人。这么好的报告会,咱家大庆是最应该听听的。李叔拿起电话给大庆打过去,大庆没接,回了条短信:我在听公司的先模事迹报告会呢。
这报告会的内容让李叔咂巴了好几天,还真让李叔琢磨出个道理来。怪不得咱家大庆变化那么大,关键是环境呀。人家古贝春酒厂是啥地方,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听说还有院士工作站,那多么高级呀。咱大庆能去酒厂上班,真是造化呀。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话太对了,要不怎么会有孟母三迁呢。孩子在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氛围里,光是每天熏陶,也该成器了。
以前,李叔人堆里提起儿子,都羞于启口。如今不一样了,每当提起儿子,他都很自豪。他会很骄傲地对人说:“古贝春酒厂不光出好酒,还出息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