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1
——记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杜新勇
初识本文的主人公,是我刚到公司不久,因工作原因找他填写相关材料。当时他正在储酒罐区忙碌着,他那身先士卒、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逐渐地熟悉起来。
他就是现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杜新勇,他中等身材、温文尔雅,戴着一副金丝眼镜,透着睿智深邃的目光。他今年40岁,大学本科学历,山东省轻工业学院食品发酵工程专业的高材生,高级技师、工程师。从1999年7月参加工作至今,历任公司科研所技术员、副主任、主任、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董事。现分管生产、科研、勾储、设备和企业管理办公室等工作。多年来,他以求真务实的作风,从古贝春公司生产技术队伍的骨干成长为公司高层管理者。
摆正位置,努力提高技能水平
1999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杜新勇,怀着对工作的热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进入我公司,从事白酒勾兑工作。在外人看来,白酒勾兑工作非常枯燥,但他不这样认为,“勾兑白酒的过程就像在描绘自己别样的人生,品尝着自己精心勾兑的白酒就像品尝自己的生活百味。”杜新勇如是说,“勾兑是一项要求细致的工作,长时间的这种工作让我养成了严谨细致、一丝不苟、不怕挫折的性格……我并没有什么可值得炫耀的资本,我只是在做我该做的事情。”他的话给人一种非常低调的感觉。
从学校步入社会,虽然在当时的酒厂大学生还比较少,但是他并没有高高在上,目空一切。恰恰相反,从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开始,他便清醒地认识到“实际操作经验的不足”是自己工作中存在的最大缺点,若不迎头赶上,刚刚踏上社会就必将被抛弃。正是有了这种“危机感”,他放下自己“从象牙塔里走出的天之骄子”的高贵架子,踏踏实实学习白酒勾兑的实际操作。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工作环境比较差、劳动强度又大、业务技术学习枯燥无味等等一系列的现实情况出现在面前,这些与原来上学期间的梦想有着天壤之别,怎么办?心里也犹豫过,但自己学的专业就是发酵酿造,在酒厂工作正对口,上班选择了古贝春,这里就一定有自己追寻的事业与梦想,想到这些,所有的困难就都慢慢地克服了,并且在学习中发现了兴趣和快乐。他从勾兑技术的基础点点滴滴学起,学原理、练品评、勤操作,通过把自己原来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现在的实际操作相结合,做好总结与思考,慢慢地熟悉了古贝春酒乃至所有白酒的生产工艺,使他对白酒的勾兑工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致后来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份工作。
现在回想起来,杜新勇切身感受到了自己选择古贝春是正确的,他告诉我说,刚开始工作时,便得到了公司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和帮助,公司董事长周晓峰和党委书记孙玉东也总是不定期地抽出时间与他谈心交流,鼓励他学习,并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公司还举行隆重的拜师仪式给他提供珍贵的学习机遇,对他表现出深切的期望。生产技术方面更不用说,公司的老技术前辈更是不吝教导,特别是公司董事兼总工程师吴兆征同志,亦师亦友,时常鼓励他学习白酒的基础知识,在品评勾兑方面简直就是手把手教,在实际工作中严格管理,督促他深入地学习。经过多年的不断学习与实践,他的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2006年被中国酿酒工业协会授予酿酒品酒师,同年10月经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考核鉴定授予高级技师称号。11月被山东省食品工业协会聘任为山东省食品行业评委。2007年10月被山东省白酒工业协会聘任为山东省白酒行业评委,同年11月被共青团德州市委、德州市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科技局联合授予“青年岗位能手标兵”并记个人三等功。2010年又分别获得武城县首届贝州英才和山东省轻工系统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当年被聘任为国家级白酒评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公司的迅速发展,杜新勇同志清醒地认识到抓紧学习的重要性,要不断给自己充电,不论是理论水平还是实际操作能力都必须要迈向一个新台阶,来满足公司发展和工作的需要。从事白酒工作这几年来,尽管他自己已经对勾兑工作驾轻就熟,但杜新勇说,自己没有一点粗心的时刻,才使得在勾兑白酒的工作中没有出过一次失误。2008年,他被提拔为公司科研中心主任,2009年因工作成绩突出,杜新勇同志被提拔为公司总经理助理,2012年11月任公司副总经理,2014年2月进入董事会。
不断创新,确保古贝春产品质量
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也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有人对美国硅谷做过调查,一个企业如果不创新,只能存活五年,不创新就等于被时代淘汰。
在杜新勇逐步承担产品勾兑生产任务的时期,正是我公司乃至整个白酒行业发展的新时期,行业发展也出现了白酒品牌需求多样化的趋势。在保证产品质量稳定上升的基础上,科研中心制订了三个目标:1、创下新品开发的高纪录,并且上市成功率在90%以上。2、在新产品开发上,注重加强业务钻研,注重研究微量成分对白酒质量的影响,注重产品的“种类多样,同类统一”,让古贝春系列产品受到专家赞赏与消费者青睐。3、在勾调方面围绕工艺的改进和完善进行有益探索,通过试验和总结,创造出“前期加浆降度”和“原酒基础酒组合”两种工艺措施,补充完善到原有的勾兑生产工艺中去。
有了目标,就要为之努力。经过杜新勇以及全体科研人员的不懈奋斗,艰苦攻关,终于克服了技术上的种种难题,向公司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部分新产品开始面世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好评。
在各项技术革新中,杜新勇始终坚持 “质量第一”的原则,因为白酒勾兑生产直接影响到市场上的产品质量,稍有疏忽,就可能导致前功尽弃。为了确保古贝春产品在市场上有过硬的产品质量,他在产品催熟、陈化,保持产品的稳定性和丰富、提高古贝春产品风格口味等诸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验,并进行了跟踪调查,有效地提高了古贝春产品的质量,使古贝春产品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越来越明显。特别是近几年白酒行业面临不利形势,公司却以产品质量的稳定增长为亮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这些都与杜新勇同志和他的团队密不可分。
与时俱进,促使科研工作升级
随着白酒产业和公司的发展,科研技术工作在实际生产中的作用日渐突出。但是作为传统行业的白酒,其技术基础非常薄弱,原来基本上是靠传统经验,通过言传身教来完成传承和保障正常生产,原来的科研所也只是主要承担勾兑生产工作,再者仅仅完成新产品的开发生产。如何搭建起科研中心,帮助白酒生产实现真正的进步,成为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杜新勇通过带动生产技术人员进行组建机构、购进设备、健全制度、培养人才等等一系列工作,按照公司“高标准、高要求”的原则,使科研中心基本成型,迅速地融入到实际工作当中,渐渐发挥出它的作用。在促进生产革新、完善工艺操作、提高技术水平等方面发挥出越来越强劲的作用。
功夫不负有心人,杜新勇同志带领的科研中心在2005年成立企业技术中心,2007年通过德州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2008年被认定为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并且凭借其技术实力实现了与中国食品发酵研究院、江南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合作,承担起浓香型白酒大曲标准的研究与制定、中国169计划等科研课题。以技术中心为核心,他们在平台建设的道路上继续坚定前行。2010年获得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建立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2年获山东省科技厅批准建设山东省白酒清洁生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4年通过了实验室CANS认证认可。至此公司拥有了分别侧重于内部技术能力、专业人才培养和承担行业项目计划与专业检测等不同内容的各类平台,也通过这些平台开展了大量的技术研发工作。
2015年初,公司扩建的新科研楼落成。杜新勇身兼数职:不但管理生产、科研等工作,还要对新科研楼的展厅和各层布局精心设计。由于没有布置展厅的经验,他拽上公司文化总监李宽云和基建办主任牛孟岭一块“侦查”地形,听取他们的建议,自己几天几夜睡不着觉,有时急得在光秃秃的大厅里打转儿,经过2个多月的设计和布展,新科研楼的展厅终于布置完毕,他终于松了一口气。
当年4月,“古贝春院士工作站”在新科研楼揭牌,5月,“齐鲁工业大学产学研基地”落户古贝春,公司的科研平台又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现在的杜新勇似乎比以前更忙了。但是在杜新勇的世界里,勾调优质白酒是他人生的奋斗目标,他也为此执著地努力着。他就是这样一个在工作中淡泊名利的人,在生活中简单朴素的人、在事业上不断进取的人。相信凭借他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淡泊名利的精神,在公司第三次创业的大潮中,一定会劈波斩浪,勇立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