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03
我的朋友在八仙酒楼做婚庆生意,集婚宴、婚庆、糖酒批发于一身,凡是有结婚的,不用东奔西走,只要到了八仙酒楼,什么都不用操心,一应俱全。在蓬莱做出了名声,做出了品牌,人们都很认这家酒楼。这不,朋友生意忙不过来,让我来帮忙摄像。在酒楼,我知道了古贝春是婚礼上的琼浆玉液。现在人们富裕了,讲究个面子,爱用名酒古贝春招待亲朋好友,用知名诗人塞风的诗“古贝春早,我来晚了。三杯古贝,一醉到老”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在酒楼帮忙期间,我就目睹一桩婚事与古贝春的佳话。
王斌是个普通的职工,家境也不算富裕。经过三年马拉松式的恋爱后,终于和当地民营企业家的千金喜结良缘了。恋爱不简单,婚礼就更不容易了。在筹办婚礼的节骨眼上,岳父大人就给出了一道难题,并让女友传达指示:婚礼不能失面子,至于差钱嘛,要多少他拨多少。岳父资产过了千万元,走南闯北地交了不少朋友,他的独生女出嫁,到时肯定有很多“见过世面”的客人前来,如果婚礼办得太寒碜,肯定会丢了他的面子。
婚期一天天临近,岳父的命令让王斌全家都犯了难。婚房要装修、家具要购买、酒席要预订、烟茶要筹备……他把这么多年来积攒的资金全用完了,勉勉强强筹备了个大概,真是忙得不亦乐乎。可酒席上放什么喜酒呢?同样的酒席,三百元和四百元的席面相差不大,五百元和六百元相差不多,八百和一千也分不出多少上下。但待客用的喜酒可是一下子便能给酒席档次定位的,差了就要失面子的,什么档次的酒可是人的脸面呀。
八仙酒楼给他支招:古贝春酒。原因是:这酒是中国名酒,有文化内涵,又不太贵。它香气浓郁,口味醇和柔顺。最适合他那个挣钱的企业家老岳父了。因为他的老岳父常来酒楼请客,每次都要古贝春酒。既然这样他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只要他高兴就行。
婚礼终于如期举行。意外的是在他的婚宴上,这古贝春吸引了不少前来道贺的亲朋好友。不说它的酒香,单它别致的外包装,就让“酒鬼们”如获至宝。按计划每桌酒席配置两瓶喜酒,可不一会儿酒就告急了,忙得婚礼主持人几次补发,幸好岳父车上提前放了几箱古贝春,每桌补发了两瓶,才解了围。原来岳父自己也是个老酒鬼,他长期喝古贝春,而且外出谈生意也是用此酒挣订单,因此,车上随时都备有酒。
婚礼上,因为有了古贝春,新娘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她敬酒时,就连一些平时不喝酒的亲友都禁不住要喝上一杯。更让王斌意外的是,他和妻子一周后回娘家,岳父高兴地说:“你办事很有眼光,我蛮高兴。婚礼也操办得不错,那古贝春酒选得好,所有的酒钱我给垫付。”说完,从皮包里拿出了10万元钱。并且还告诉他,听好些亲戚说,等他们儿女举办婚礼时也要选古贝春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