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3
“一锤子买卖”指某些人为人处事不为长远考虑,只看眼前利益。如果从“买卖”这个字意引申的话,就是你我只往来一次,根本就不指望下次或是长久的合作。试想如果双方都抱着这种心态做生意的话,那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肯定会无所不用其极,最终危害的将是整个社会。所以这种带有病态的行为是万万不可取的。
小时候,家里大牛每年都会生一牛犊,父亲总会精心照料,然后等过年的时候卖掉贴补家用。父亲每次赶集卖牛前,看那神态就知道他是万般的不舍,毕竟自己家养的,从出生到养大,凝聚了父亲太多的心血。父亲一辈子与人为善,没做过生意,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在机械化并不发达的年代,牛是必不可少的帮手,因此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养牛。父亲的善心也完完全全地用在饲喂牛上,家里的牛棚父亲总会及时清理,每天都会撒铺一层厚厚的腐殖土,让牛住起来干燥舒服些。每次筛草,父亲会细细地用大竹筛子一遍又一遍地筛,生怕有不干净的东西被牛吃进去。家里有把专用扫帚,牛吃饱喂足,父亲会细细地用扫帚刮扫以驱除牛背上的寄生虫。父亲养得牛很好,这是村里公认的,我不认为父亲有多高的饲喂技巧,只是他下在牛身上的心血多而已。父亲坚决不把牛卖给牛贩子们,尽管卖给他们省事、价格也高,但经他们手的牛大多进了屠宰场。父亲不忍心,为了改变牛犊出生当年即被宰杀的命运,父亲会训练小牛干活。善良的父亲寄希望于牛犊们因具备干活能力而被需要的庄户人家继续饲喂。但训练牛犊的过程充满危险和艰辛,父亲为此受过伤,也因延长了牛的喂养时间而增加了成本。我不想去探究这些牛犊最终的命运,总觉得那是对父亲善心的一种亵渎,但父亲饲喂的牛犊从未被购买者说三道四。
回忆父亲当年养牛的情形,我总会与现在德国奔驰汽车公司的技师联想到一起。德国人做事严谨认真,他们生产的奔驰汽车也因乘坐舒适,质量上乘,安全性高而举世闻名。德国人很自信自己的车辆性能,曾发布公告,称任何人在路上发现抛锚的奔驰轿车,可免费拨打公开的投诉电话,如果公司确认此车为非正常事故,将给予举报者可观的物质奖励。尽管奔驰汽车返修率极低,可以认为是完美无瑕,但奔驰公司每年还会花费很大资金用于汽车性能的改进,因为德国人认为他们的奔驰汽车一定还可以更好的。他们的汽车发动机上都清晰的刻印着制造技师的名字,这并不是企业强加的条目,而是每位技师乐意把自己的名字刻到上面,从材料精心选定、每个零部件的精巧设计、精细制造到最后的精密组装几千道的工序,他们精益求精地对每台发动机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就像自己的孩子般呵护培养,感情至深,他们更相信自己的汽车能力超群,性能一流,他们有这份自信,也有这份担当。
机械化普及后,牛的作用在农村越来越小,父亲年纪也大了,就再也没养过牛,他说他养牛不是为了给别人添道肉的。但父亲的偏执和德国技师的固执是“一锤子买卖”行为的正面写照,做人做事都需要这份固执和偏执。
而如今呢?各位同事若是有心可细细追忆下,在我们的县城门市、企业怕也不下千家,但能坚持10年的少之又少,能坚持20年30年的怕更是凤毛麟角了。原因便与这“一锤子买卖”的处事哲学有关。
在我们办事处不远,曾经有一卖包子的店铺,他们的包子比其它店铺的价格要高,但起初营业时却极是红火,买包子的人往往得要排队等好长时间才行。我也为尝鲜吃过几次,包子馅内细切的精肉清晰可见。那时每天都能听到店铺伙计辛苦剁馅的“铛铛”声,案几旁精挑的肉一看就是上好的猪羊肉,加上精心配置的调料,令这包子薄皮大馅,味道鲜美。尽管价格高,但人们倒乐意吃上两口。但很快这店铺买卖不行了,到访者寥寥无几。店铺老板说是当地人吃腻了,口味高了,觉得价钱高不合适了,要关张另寻其它城市营业。殊不知,自打那伙计在店铺显眼位置“铛铛”剁馅的声音不见了,包子的味道就陡然下降了,其中原委老板最该清楚,此种见利忘义的一锤子买卖心态,生意岂能长久?
回看我们的古贝春酒,从生产加工到销售服务秉承的是信誉第一,诚信为本,用户至上的理念,每瓶古贝春酒都是一代代古贝春人精益求精的用心打造之作。我们的企业能几十年昂然屹立,古贝春人最坚决摒弃的就是这贪图眼前利益、不重诚信的一锤子买卖理念。古贝春人始终坚信:只有坚持诚信,勇于创新,方能使得企业越做越强,百年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