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贝春集团

有一种责任叫牵挂

2016-09-03

儿子就要离开幼儿园上小学了,应该是因为不舍,这两天放学后,小家伙一点儿也不着急回家,总是和他的好朋友黏在一起,昨天晚上更是直接去他好朋友家住了。孩子不在家,事情少了很多,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一会惦记着他是不是喝水了,一会儿又惦记着他有没有好好吃饭,总之心里牵挂得很。幸而同为母亲,他好朋友的妈妈非常能体谅我的心情,不等我问,就时不时地将孩子们的动态发个小视频过来,让我安心了不少。

照顾孩子是我们做父母的责任,但是因为有了爱,这种责任就变成了牵挂。因为有了牵挂,我们才会孜孜不倦地想方设法去更好地承担起我们的责任。当然骨肉亲情是天性使然,但是除此之外,我们对周围需要我们承担责任的人事物,同样都会产生不同的情愫,都会将自身感情赋予到这份责任中,也就变成了牵挂。

作为《古贝春报》的一名通讯员,每月写稿子是我的责任,更是我的牵挂。我的这一份牵挂完全得益于周围良师益友的教诲。记得在几年前,那时候我刚刚对写作萌生了兴趣,写好了一篇文章找同事帮着修改,我的这位同事当时已经是《古贝春报》的通讯员了。因为初学问题比较多,大的结构都需要调整。我的这位同事看完我的稿子后,给我讲解了存在的问题,而我当时刚刚起步,虽然听明白了问题所在,但是自己动手修改还是有困难,于是就拜托同事手把手地教我一下,同事答应了,一点一点地帮我修改并讲解。在动手修改之前,她开玩笑地打趣了一句:“你想好了真让我改你的稿子吗?我这人可是黏糊的很,对稿子就像对孩子一样上心,在你投出这篇稿子之前这几天你可是要做好准备哦,我可能随时都会想到修改的点,会一遍遍地把你拉过来改哦。”笑着说完这句话后,她又认真地补了一句:“文章不厌千遍改,每改一次都有不同的提高,以后你也要这样,对已成文的稿子要多用心思量,多改几遍。”而当时也确实如她所说,她对我那篇稿子改了不下十次,而且每次改的时候都会对我细心讲授为什么要这样改。当时她说的那几句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当时之所以对这句话印象深刻,是因为她的坦诚,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她这样将自己所会的东西毫无保留地教授给别人,甚至连思考的过程都展现在学习者的眼前。但是现在我却对那些话有了新的感触,那些话何尝不是说明她已经深深的爱上了写作,本来身为通讯员写稿是她的责任,正因为爱,她把这份责任变成了牵挂,变成了对稿件的牵挂,不只是对她自己稿件的牵挂,连我这么一篇拿不出手的稿件她也情不自禁地付诸了一份感情,一直装在她的心里反复斟酌。

必须得承认,同事帮我改稿子这件事对我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我不只是在写作技巧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更是对责任有了更深的思考。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这件事,我们作为父母都是心心念念去做到精益求精,这就是因为在这份责任中我们投入了深厚的情感,所以孩子是我们一生一世的牵挂。无论工作也好,生活也好,做一件事爱一件事,投入感情负起责任,把所作的事情放在心上,生出一份牵挂,才能做得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