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08
事情虽然过去三十年了,我到武城也只是去过一次,但有关武城的记忆,却时常出现在我的梦里,一切似乎就在昨天。
一九八六年的夏天,正在读军校的我,利用暑假的时间去武城看望四姨和姨父。从德州下了火车后,我便打听去四姨家的汽车,或许是口音的问题,司机却把我拉错了方向。一看不对,我又马上返回到了德州,这时已是太阳快要落山的光景。
就在我为自己多花了钱还耽误了时间而感到郁闷的时候,几个宾馆拉客的女人不停地过来问我是不是住宿,就这样我一生气,下决心就是步行到四姨家去,也不住在德州。
在向一位摆摊的老人打听好路后,我就站在路口,准备拦辆顺路的车。我清楚地记得,我拦下的第一辆车是一个学校的吉普车,司机师傅告诉我,他虽然可以捎我一程,但在还不到四姨家的那个镇上,他就得拐弯。
那时我什么也没多想,就上了他的车。说来也巧,就在他要下道,我从他的车上刚刚下来的时候,后面过来了一辆大卡车。我招手把大卡车拦了下来,在我报出武城四姨家所在的镇名后,那师傅对我说,你上来吧。就这样,我算是又倒了一回车。
上车后一问我才知道,师傅姓吴,他是武城酒厂车队的。我向吴师傅打听去四姨家的路,吴师傅对我说,你一直跟我走就行了,我就从他们村头过。听了他的话,我高兴得差点跳起来。这时天已经黑了下来,我怎么也没想到会遇到这样的好事。
一路上,和善的吴师傅一边开车一边和我闲聊,赶走了我的恐惧和寂寞。走到四姨家村头时,吴师傅对我说,从公路到村里只有一里多路,下面的土路不好走,不然他一定把我送到村里去,并邀我有机会到酒厂去玩。
谢过吴师傅,在我找到四姨家时,已是晚上九点多钟。我的突然到来,把四姨惊得真是有点不知所措。因为她上次见到我时,我还是个四五岁的小孩子。
第一次见面的姨父忙着拿过一个大茶杯,汩汩地给我倒上了满满的一大杯白酒。当时我也没有推辞,在他看到我一杯酒下肚什么事也没有时,高兴地对我说,你的酒量还行,再来一杯吧!
我说不用了,我从来没喝过这么多的白酒。姨父说,你不要看这是散酒,这酒可是从咱武城酒厂里打来的,好喝着呢?周围几个县的,都过来买咱这酒喝。
还别说,我又喝了一大杯子后,真的像什么事也没有似的。其实这不是我酒量行不行的事,而是实在人遇到了实在人、实在人又遇到了这好喝的酒。
在表弟的陪同下,第二天我们浏览了武城的县城。回到四姨家里,我就休息了一会儿,然而也就是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聪明的表弟就从外面提回来一条六七斤重的大头鱼。四姨说,这是表弟趁着我休息的空,到河里用网挂的。虽然是他的功劳,但一家人却把我给表扬了一回,说我有吃福。以致多年后,大姨家的表哥去武城时,四姨一家还提起当初那条大头鱼的事。
转眼三十年过去了,我这个当年的毛头小伙,如今也已人到中年。但时间的流逝,并没有冲淡我对往事的记忆,慈祥的老人、助人为乐的吴师傅、聪明的表弟,还有武城那美丽的山水。
虽然我与吴师傅就是擦肩而过,我们也已不再相识,甚至就连做过的好事,他也没了印象,然而这一切连同那盛产美酒的好企业,却永远地镌刻在了我的记忆里,激励着我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温暖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