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贝春集团

爷爷与古贝春

2016-12-03

爷爷今年80岁了,仍身体健壮,精神焕发,这与他喜欢喝酒有关。

爷爷是个极其普通的农民,一生清苦,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尝尽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他把全身的力气都用在了土地上,把全部的心血都花在了家庭上。

爷爷一生没有太多的爱好,不吸烟,不打牌,不爱棋琴书画,唯独爱喝几口白酒。酒是他劳动之余最好的慰藉,喝酒是他今生唯一的嗜好。不管刮风下雨,只要有酒,爷爷就是一个精力充沛的人。不管遇到沟沟坎坎以及不顺心的事,想不通的事,只要有酒,爷爷就是一副生龙活虎的样子。

爷爷平时喝酒其实也很简单,每天中午、晚上吃饭前,就着一些简单的家常菜,也能喝上半斤白酒。就是这样的浊酒粗食,却让爷爷快乐无比,神采奕奕。酒一下肚,一天的劳累一扫而光,一天的伤痛全部忘掉,此刻在他眼里只有满屋飘散的酒香了。酒后再躺下休息一会儿,劳作的疲惫解除了,体力也就完全恢复了。有了酒,爷爷总是乐观的,幸福的,终日不知疲倦地操劳着。正如那句俗语:酒养精神肉养膘,是酒滋润着爷爷。

市场上白酒的种类很多,但爷爷最喜欢喝古贝春酒。他常常自言自语:“千年大运河,万家古贝春。还是家乡的古贝春酒好喝啊!它含在口中有点辣,但是喝下去以后,便体会到芳香柔润,香醇浓郁,回味无穷。这古贝春酒,喝多了也不上头,不伤胃,还省钱。”在那物质极其贫乏的年代,能喝上价格低廉的古贝春酒,爷爷已经很满足了。爷爷与古贝春酒的情意,就像那古运河之水绵绵长流。

特别是到了冬天,爷爷自己弄上几盘菜,温上一壶古贝春酒,喝下去以后,暖心又暖胃,全身热热的,爷爷的精神也就倍增。那浓浓的酒香让我彻底明白,一个卑微的农村爷爷,是怎样从一个苦涩艰难的日子里走过来的。

有时,奶奶抱怨爷爷好酒,对我说:“你爷爷呀,宁可三天无饭,也不能一日无酒,魂里梦里都是那古贝春酒。”我虽然没见过爷爷三天不吃饭,也没见过爷爷一天不喝酒,但对于奶奶的话,心里倒是默默认同的。因为爷爷见了古贝春酒,就来了精神,脸上总是笑盈盈的。古贝春酒似乎成了爷爷生命里的一部分。

爷爷能喝酒,他的酒量到底有多大,我也说不清楚,因为我没见过爷爷醉过。

爷爷好酒更好客。家里来了亲朋好友,不管多忙,不管菜肴如何,总是要留客人喝上几杯,而他那句“喝酒就喝古贝春”的口头禅,也几乎为大家所熟知。要是我带几瓶古贝春好酒回去,爷爷是不会一个人喝的,他会藏在橱柜里,等来客人了,就拿出来炫耀:“我孙子带回来的,听说老贵了,今天咱都尝尝……”然后,每人都倒上一杯,品评一番。

爷爷的身体虽然很健康,但毕竟年事已高。有时候,晚上喝了酒,特别是喝到酒酣耳热时,就会有些控制不住,说些陈年往事,唠叨不休。奶奶听了说他几句,他就开始与奶奶吵吵,待奶奶不作声休息了,他一个人继续咕噜咕噜说上个大半夜。第二天又忘记了昨晚的争吵,继续干他的活,继续喝他的古贝春酒。

爷爷年纪大了,故土难离,在乡下和父亲住在一起,过着衣食无忧、儿孙绕膝的幸福生活。

这些年来,我常回家看看,只要不开车,就陪爷爷喝两杯。酒还是古贝春酒,菜还是平常的农家菜,因为爷爷的牙没了,吃不了硬食物,只好弄点豆腐吃。有我陪着喝酒,爷爷的情绪就变得高涨起来,话也多了,常常要比平日里多喝上一、两杯,虽然有些微醉,但依旧笑容满面,快活似神仙,脸上写满了幸福。

想来那是爷爷生命中最奢侈、最幸福的时光。那份满足感真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虽不胜酒量,但在与爷爷的对饮中,感受着岁月的沧桑,感受着亲情的温馨,感受着爷爷健在的幸福,我的心陶醉了。

饮酒,对中华民族来说源远流长,酒文化博大精深。老年人适量饮酒不仅能活血通经,强身健体,还能延年益寿。酒给爷爷以力量,以快乐,爷爷与酒形影相随,彼此无法分离,生命不息,喝酒不止。

愿爷爷与古贝春酒相伴,酒情永驻,酒量不减,健康快乐,寿比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