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贝春集团

借着文化的翅膀酒香醉人

2016-12-03

酒是文之媒,文是酒之侣。辛卯金秋,接到《当代小说》编辑部的通知,拙作《熹微的晨光》在首届“古贝春杯”全国暨海外华人小小说大奖赛中获奖,借着文化的翅膀,我踏上了素未谋面的齐鲁大地。

以仪狄作酒为源,中国的酒已经在历史长河中流淌了四千多年,古贝春酒也在人们的心目中恣意汪洋了一个甲子。从1952年伊始,生活在鲁西北平原的武城人就知道她是一种浓香型优质白酒,爱喝的人不少。七十年代末她一路杀出京杭大运河东岸,很快就问鼎中原,山东、河北、河南乃至京津等地区所到之处,无不翘指称赞。当地人说,华北汉子喝古贝春都喝顺了嘴,连东北的女人也眼馋,那时还是计划经济的年代,名优产品供不应求,商贸部门凭票供应紧俏得很,买上一瓶古贝春不亚于娶上一个大姑娘般滋润。

古贝春酒出产地是位于山东省西北边陲的武城,东邻黄河故道,与平原县连接;南和夏津县交界;西、北两面隔卫运河,同河北省故城县相望;东北濒四女寺减河,与德州市为邻。全境南窄北阔,西南到东北较长。这地界历史悠久,地灵人杰,建制于春秋时期,西晋太康年间称谓武城沿用至今,曾以夏王窦建德起兵漳南镇、宁知州尧佐督修大堤缚绞龙、吉鸿昌驻防察民情等历史传说闻名遐迩。

我是一只“九头鸟”,不知道这些武城先贤留下的掌故是不是也与古贝春酒相关。我只知道这古贝春是鲁西北平原京杭大运河畔的宝贝。当地水美谷丰,物华天宝,有着得天独厚的酿酒资源和传统悠久的酿酒历史,商代国宴秬鬯酒就产于古武城,战国时期曾流传燕赵多慷慨悲壮之士这句名言,几乎都与古武城所产美酒有关。北周时期在武城设立贝州,酿酒兴盛,延续至隋唐。伴随历史车轮的辗转,至清末民初,武城以五大作坊闻名。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集五家为一体,各取祖传酿酒秘方之精华综合为一,于一九五二年在运河东岸建厂,成为公私合营企业。千禧之年的前夕企业改制为山东古贝春有限公司。

抵达古贝春集团的那天,秋阳艳丽,气候宜人,棉花吐絮,玉米脱穗,小麦压仓,谷子满囤,98公顷的上空中弥漫着一股浓烈而又好闻的醉人酒香。

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周晓峰是一个热情好客的儒商,还是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告诉我们说,去年这个时候,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和中华品牌战略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华樽杯”中国酒类品牌价值评议结果在国家会议中心揭晓,古贝春在中国酒企中排名第24位,品牌价值为52.03 亿元,在中国白酒类别中排名第17位,在山东省名列第一。

谈起自家的“国字号”品牌,武城人都如数家珍:2005“古贝春”荣膺中国驰名商标,2006“古贝春”被评为“中国白酒工业十大区域优势品牌”、 “中国著名品牌”和获第六届“中国名酒” 公示。古贝春从一个民间小作坊逐步发展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浓香型白酒生产基地,实现了从区域品牌到全国知名品牌的迈进。

古贝春酒占据如此重要的位置,武城人怎不以拥有她为荣。

“嘉樽古宴诗兰陵,晶蛊今席话武城;醇香甘洌神州誉,古贝之春运水中。”当代书法大家舒同题写的《古贝春赞》可以佐证,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创建品牌为标志,古贝春进行了首次创业,“三棱”古贝春酒一面市就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追捧,成为大众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饮品。

90年代中后期,享有“扭亏专家”美誉的周晓峰执掌古贝春集团的大印。伴随着企业的成功改制,古贝春与五粮液酒厂进行了技术方面的深层次合作,坚持走以质取胜、突出个性的品牌发展之路,先后研发了当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磁化系列、星级系列产品。2005年春,在全国浓香型白酒质量鉴评中,古贝春低度与高度酒分别摘得第一名、第二名桂冠,从此,古贝春步入了综合发展的快车道。

信步走进展览面积达8000平方米的古贝春酒文化馆,我看见三层高楼内集中国酒文化和古贝春酒文化于一体,运用器物、图片、模型、书画、文字、声光、电子等形式,记录了古贝春品牌成长的轨迹,也见证了古贝春从区域品牌到全国知名品牌的跨越。

近十多年来,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中国白酒行业百强企业、中国低度浓香型白酒著名企业等等各种荣誉相继花开,2007年他们着力打造的当年山东白酒企业中唯一的这家酒文化馆,无疑是古贝春企业文化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就在我到集团参观的前不久,公司历时两个多月开辟了“百诗苑”。300多块奇石在绿化带中星罗棋布,雕刻着古今中外与酒有关的名诗佳句,实现了名诗、名企的最佳对接,创造了中国诗歌领域的一个奇迹。

承鲁酒千年历史,酿五粮现代精华。长达800多米的诗酒大道,位于公司总部南北主干道中央,也是今年落成的一个大型文化景观。我欣喜地发现,这一工程是在砌好的水槽内用两溜水泥墙托起两排“书本翻开状”的花岗岩,岩石上雕刻着56位书法家题写的从古到今的500多首名诗佳句。两排岩石中间安装水管,喷出的水徐徐漫过水面,流进水槽内形成循环。游客至此,可体验到唐诗名句“清泉石上流”的意境。

古贝春人说,企业发展的终极目的就是要对社会有所贡献。这是古贝春与社会和谐发展、长期共存的体现,也是古贝春人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集中展示。从1996年以来,他们开展捐资助学活动,为全县农村赠订《农村大众》报,赞助“武城县万人科技知识竞赛”;1998年长江、嫩江流域发生特大水灾,2003年全国爆发“非典”疫情,2009年5月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2010年春西南五省发生严重旱灾,他们均慷慨解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自2002年至今,公司已举办了十二届酒文化艺术节,把国内各路名星大腕邀请到家门口,让德城人民一览名星的风采,让广大市民享受到了一道高品质、高艺术水平的文化大餐。在2011年的酒文化节上,公司首次举办了隆重的“封坛大典”。封坛大典以感恩为主题,高扬和谐的主旋律,提出了“做良心酒”的口号,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客商们不无感慨地说:“我们从这里看到了经济实力和文化底蕴,跟这样的企业打交道心里踏实。”

千年大运河,万家古贝春。注重现代运营理念打造与培育,将古老运河文化与古贝春酒文化相融合,古贝春酒香醉人。作为山东较早的白酒酿造企业和纯粮食酒重点生产厂家,古贝春集团现有员工两千多人,年生产优质白酒能力10万吨,已形成浓香、酱香、兼香齐全,“古贝春”、“古贝元”、“国蕴”三大主导品牌,高、中、低档兼备的产品格局,正逐步向打造江北第一酒城迈进,走出全国,冲向世界。

     一部古贝春的成长史,其实就是古贝春的创业史。公司正北面,一座高24米的酒仙山于2011年落成。山顶上的和谐亭是俯瞰公司厂景的至高点,山下建有四层酒库名曰酒仙洞,洞内温度恒定,既可以节约管理成本,还有利于保证存储质量。由沈鹏、范曾和欧阳中石等书界巨擎分别书写名号,充分丰富酒仙山的文化底蕴。山坡上建有四季常绿、花果飘香的绿化带,绿化带中以各类经济果树相互点辍,成为公司一道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