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贝春集团

古贝春,家乡的真性情

2017-03-04

自从有了朝代,就有了美酒;有了美酒,就有了酒家;有了酒家,就有了酣畅淋漓的酒客;有了酒客,就有了豪气干云的传说和故事……人们在故事中,演绎了生活,丰富了人生,抒写了爱恨,提炼了精气神!

我的家乡就在武城,古贝春酒令我骄傲和自豪。小时候看电影,很是羡慕片中大碗喝酒和大块吃肉的英雄们,这或许就是隐藏在一个小小男子汉胸中的英雄情节吧。

酒是五谷杂粮的精华,常言说: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家乡的酒,醇厚、迷人,不仅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游客,也渗透我的肺腑,浸入我的骨髓。多少次我魂牵梦萦,醉倒在浓浓的酒香里。家乡人待客热情豪爽,正如古贝春一样纯正厚道。随便走进哪一家,女主人总会挂着盈盈的微笑,亲切地招呼着:“大兄弟!屋里坐。”男主人粗犷而又不失热情地吆喝:“来,喝两杯!”此时,客套话已是多余,捧碗畅饮才是对主人的最大敬意。

一线入喉,热流迅速涌遍通身每一个毛孔……曾几何时,与邻居老弟斗酒、碰碗、干杯;曾几何时,我们用土得掉渣的家乡土话尽情谈论乡村野趣,时而划拳高歌,时而捧腹大笑;就这么喝着、谈着、唱着,没有贫富贵贱、地位高低的不同,只有真性情的碰撞和宣泄。

最开心的是在家乡喝喜酒。每逢村里有嫁女、娶媳、盖房、杀猪等,都算得上快乐的节日,喜庆场面不亚于腊月里赶大集。乡村人家,瓜上叶上都沾亲,家家户户都要去吃喜酒。最难以忘记的是两年前过年回家在三姑家喝的那场酒,真可谓“站着去,倒着出”。以后每每忆起,都豪情满怀。

从小三姑就像母亲一样照顾我们哥仨,几十年来越走越近,虽然每年过年我们都去看望她老人家,但总因时间紧难以尽兴。那年春节,老人六十六喜寿,我们哥仨一并去给她祝寿,她的四个儿子,两个姑娘六家二十口,也全都到齐。见面时,老人说担心我们有急事早走,特意从大半夜就开始忙。大大的圆桌摆满了佳肴,直到今天我也没数清她到底做了多少道菜。老人说:“过年就得有个样,喝酒就喝最好的!这几箱古贝春是特意为大团圆准备的。你们哥仨是我看着长大的,你们出息了,还年年来看我,我没什么能感谢的,你们喝好了我就知足了。”话已至此,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敞开喝呢?

家乡的酒,最本色、最纯净、最醇厚,醉人的不仅是回味,更是蕴含着的那份血性、豪情和文化。很多时候,在烈酒的催化下,压抑已久的苦和痛像洪水决堤般倾泻而出。酒懂得男人,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有时在酒的面前,却呜呜啼啼得像个小孩子;酒懂得女人,让女子在舌尖浅蘸的片刻流露出最美的羞涩;酒懂得老人,让空巢的感情在启封的瞬间被填充得圆圆满满;酒懂得孩子,让娃娃们盼了一年的憧憬在香气的氤氲中迎来了最快乐的时刻。家乡的酒因此才最珍贵和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