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04
正月初九,我和往年一样,兴致勃勃地去大财运餐厅参加年终总结大会。当常务副总经理张恒录宣布退休人员名单的时候,虽然我早有准备,但是念到我的名字时,还是心头一震。
看看工作十多年的公司,望望朝夕相处的同事们,心中有太多的不舍。同事们也都表达对我的不舍之情,全班合影留作纪念。
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又打开了微信,看到同事们上传的合影。看到照片上同事们那一张张亲切的面孔,想到以后可能很少有机会再见面了,就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流下不舍的泪水。相处十几年的同事们,天天在一条流水线上紧密配合、紧张忙碌地工作,生产出各种花色品种的古贝春酒。做完流水线上的工作,大家又一起上楼领料,一起拉车领包装,一起爬大罐交酒,一起围着水池刷瓶子,一起抱着酒入库……风风雨雨共同陪伴古贝春走过了沧桑岁月。
清楚地记得,我2005年入厂。那时,正处于灌装旺季,经常加班到晚上10点半。我在洗瓶段工作,每天在水池旁捞瓶子,一站就是十多个小时,又困又累,不小心划破手流血是常有的事。最厉害的一次,右手还缝了3针。班长和同事们照顾我,让我在冲瓶机用左手插了半个月的瓶子。那几年,我家还种了几亩棉花,厂里生产忙更急需用人,为了不耽误工作,我就雇人拾棉花,硬是一天工也没耽误。
2009年,公司进行调整,拥有164个喇叭筒的大型的冲瓶机代替了原来的手工捞瓶,压盖机和封箱机的改进,地龙车的使用,叉车入库领料……这一切生产条件的改进使灌装质量也随之提高。2012至2013年,我们每天抽出半个小时的时间学习管理制度、质量标准、岗位职责。那时,我对所学内容记得滚瓜乱熟,每当周五考试,我都是“佼佼者”。当时的学习材料我还完好无损地保存至今。
2013年,我因参加演讲比赛与《古贝春报》结缘,又拿起了已放下20多年的笔,开始读书看报,并像小孩一样开始学电脑,练习打字,发送邮件。把耳闻目睹的好人好事、模范事迹,写成小文章,投到《古贝春报》。经过编辑老师的精心修改,我的文章陆续刊登在《古贝春报》上,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通讯员。
现在,我已退休在家,刚刚收到2016年度的荣誉证书,我感慨万分。在此,我要感谢古贝春给了我这样的平台,感谢同事们给我提供的写作素材,更要感谢编辑老师耐心细致的修改,才使我那一篇篇稚嫩的文章变得文从字顺,有机会在《古贝春报》上和大家“见面”。这一篇篇小文章将成为我生命旅途中的荣耀。
岁月无情,不知不觉到了退休的年龄。说实话,真舍不得离开自己工作十几年的工作岗位,舍不得朝夕相处的同事们,因为我们已有了家人一样深深的感情,共同经历了许多值得回味的故事……
愿年轻的朋友们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继续为古贝春做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