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
新闻分类:墨香酒韵 来源:古贝春报编辑部 发布日期:2014-05-0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时节,万物吐绿,暖风徐徐,一派生机勃勃的样子。绿油油的麦田里蠕动着一段段的黑线——人们一起踏着青青的麦苗,呼吸着泥土的芳香,向着墓地出发。
久违的双手握在了一起,那是兄弟的手,亲情血脉的手,没见过面吗?没关系,无需多言,兄弟就是兄弟,一杯古贝春下肚,满眼尽是亲情。
这个时节,踏青、回乡,重温亲情,已经超过了祭祖的意义。
远在邯郸的同族大爷带来了他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子,还有他的书画作品,就在堂哥家的土炕上,零零散散一大片。大家七手八脚地挑选自己喜欢的,而大爷就站在我们身后慈祥地笑着。
父亲堂兄弟九个,今年81岁高龄的大爷排行老二,父亲排行老四。大爷少小离家,外出求学,后在邯郸某行政单位就职。大爷一生淡泊名利,在行政机关任职期间,也是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他的子女都没有依靠父亲的权势,而是自己创业,现在都有了自己的事业。他们非但不怪他,反而感激他,说这样活得最踏实。大爷平日两大嗜好,古贝春酒和书画。据他自己讲,目前还每日两饮,每顿2两,从未间断。离休后,老人更加潜心书画,尤善大写意山水花鸟,其作品多次获奖,并集成出版。他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河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
所以,这次他还带了5个大塑料桶,要带回去200斤原液。据堂哥说,大爷每次来,都会打古贝春散酒。如果来不了,就托人捎去。
“你大娘怕我喝酒伤身体,她懂什么!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你看,我这身体不是越来越硬朗了吗?”
第二天,大爷来酒厂打酒,我顺便当起向导,陪同大爷游览了古贝春酒文化馆。看到家乡有这样好的企业,大爷欣慰极了。他说:“我离开家乡之后,一直没离开家乡的酒,喝惯了这个味儿,改不了啦!”
席间,大爷和几个长辈被我们弟兄十多个簇拥着,他兴致极高,杯到酒干。酒过三巡,我不禁想起去世的父亲,伤感落泪。对于父亲,大爷是知道的,父亲在弟兄三个中排行老大,身在县城工作,奶奶在老家跟着小叔生活,期间,父亲每星期必带上钱物回老家一趟,对于奶奶的要求从来都是不打折扣地办到。奶奶去世后,他又以长兄的姿态帮助小叔,子女上学、婚丧嫁娶,他都慷慨解囊,比对自己的子女都大方。姥姥后来因无人照料,他又担负起赡养义务,把老人接到县城同住,直到91岁高龄去世。
想到此,大爷举起一杯酒说:“老四给我们做了一个表率。我们的家风就是勤俭持家、孝顺老人、兄弟和睦,我还要加上一句,就是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实实做事,就像这古贝春酒一样,越来越香醇!干!”
大家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