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贝春集团

万事开头难

2015-08-03

在本次的通讯员会议上,编辑老师一如既往地鼓励我们,万事开头难,要持续不间断地写稿子,时间久了就顺畅了。从小到大,从学习到工作,我觉得我接受的最多的鼓励也莫过于这句“万事开头难”。小时候对这句话似懂非懂,总觉得最难的应该是在事件的高潮部分,不应该在开始或者是结尾。后来经历的事情多了,才有些许的明白,“开头”往往意味着对一个未知领域的探索,这可能要颠覆我们固有的一些思维和经验,而且还伴随着一些面对未知的紧张和激动。所以才说“万事开头难”。

“开头”是思维方式建立的过程。面临一项全新的挑战,首先要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自从我开始写稿以来,编辑老师总是鼓励我,要持续不间断地写,过了最开始的困难阶段,以后就不会那么难了。我第一个月准备写稿的时候困难重重,怎么找都找不到可写的素材,报纸都发下来了,我还是什么都没写出来。看了报纸上的文章,有写厂区景色的,有写身边人物的,也有写感想收获的……这些文章的触发点,其实我也都看到过,只是我看花是花,看草是草,并不懂得怎样基于我所看到的这些去构思,我没有建立起那样的思维方式,所以在我这里花还是花,草还是草,而到了人家那里就变成了一篇优秀的文章。我在编辑老师的教导下,一遍一遍地琢磨着往期报纸上的文章,学习着人家的思维方式,稍微有点心得了就立马动笔,哪怕只能写出一两百字。终于我的脑子里也开始有了一些想法了,此时再看身边事物,似乎各有各的意境,各有各的写处,我知道我的思维方式建立起来了。当然并不是说,建立起了思维方式,就可以一马平川,提笔就写,只是说在日后的写作过程中,知道应该如何去思考了。

“开头”是经验积累的过程。探索一个新的领域,开始起步时,即使掌握了一些数据资料,但毕竟是没有实战经验的。仍然是以我写稿来论,建立起了思维方式,我的第一篇稿件的内容也写了出来。但是文章的结构、层次等是否合理,我自己仍然是茫然的,所以要投入到实践中去检验,于是投稿了。在编辑老师详细地指点之后,才明白哪部分该详哪部分该略,哪部分该前哪部分该后……虽然我学得并不成熟,但是既然有了经验,再写时便有了轻重详略之分。

“开头”是心态平复的过程。接受新事物,心态肯定是不平静的,有对未知的紧张、有对困难的沮丧、有对方法的怀疑、有对结果的担心。在这种种情绪的影响下,难免就扰乱了思路。经过最初阶段的磨练和学习,心态渐渐平复下来,有了经验便不再紧张,懂得思考就不再沮丧,方法纯熟就不再怀疑,过程的合规不用再一味地等待结果的验证,那么对待结果的心态也就坦然了。经过了“开头”,新事物变成了熟悉的事物,心态平和了,实际做起来也就连贯了。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万事开头难,万事的开头也最关键。我会一直记住这句鼓励的话,在面临新的挑战时,要勇敢地把第一步迈得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