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贝春集团

为没名没姓的年头干一杯

2015-08-03

到古贝春酒文化馆参观,有个新发现。一些古代的酒器和事物,因年代久远,已无法考证其具体产生于哪一年。对于这些相对模糊的时间,集团文化总监李宽云说:“姑且把这称作‘没名没姓的年头’吧。”“没名没姓的年头,这个说法好,我得和你干一杯。”“还是为没名没姓的年头干一杯吧!”

没名没姓的年头里,有过很多伟大的发现,有过很多了不起的发明,我们不能因为他没名没姓,就把他忘了。正如在轰轰烈烈的历史进程中,成就伟大事业的,是很多无名英雄;或者因为历史的忽略,让他变得没名没姓。我们有必要立一座时间的碑石,在碑基上遍洒“古贝春”美酒,让没名没姓的年头有个归宿。

小时候,大人给我们讲的那些故事,以及故事里的人物,故事发生的年代,都是没名没姓的。如果有的话,他们共同的姓名叫“从前”。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这就是大人们的智慧,编好一个故事框架,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去填充那些“没名没姓”的内容。

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爷爷给我讲故事的情形。爷爷爱喝两口,每天都要啜饮二两散装的“古贝春”。我发现,爷爷只有在喝了酒的情况下,故事才讲得愈发精彩。而且由于爷爷爱喝酒,他讲的故事也多半与酒有关。

比如,咱村从前有个好汉,媳妇让老缺(土匪)给抢走了,他一口气喝下斤八酒,趁着月黑风高,把老缺窝给端了,救回了自己的俊媳妇……还有,咱家祖上出过一个读书人,每每喝了酒都文思泉涌,写得一手好文章,后来中举,到朝廷做官去了……还有一个白胡子老头,因为每天都喝点酒舒筋活血,所以身体非常硬朗,后来接了仙气,得道升天了……

当然,爷爷讲的还有一些细节,有鼻子有眼的。总之,文的武的,老的少的,只要跟酒沾边的,都有一个美满的结局。我想,这肯定都是爷爷的美好愿望,而这些愿望在爷爷内心里就是“下酒菜”。

爷爷还讲过一个故事,仿佛真有其事似的。爷爷说,在没名没姓的年头,咱们的“古贝春”酒就已经非常了得了。当然,那时不叫“古贝春”,也是没名没姓的。咱村的两个年轻人,一对情同手足的好朋友,有一天弄到一坛好酒。两人秉烛夜谈,边谈边喝,兴致上来,竟把一坛酒喝干了,然后醉倒睡下。第二天,老兄醒来,发现老弟虽然面色红润,但却没了气息。无奈,只好把老弟给葬了。老兄在坟上哭得肝肠寸断,一边哭还一边用手挖土,竟然把新坟给挖出个洞来,一直挖到墓室的砖套才收手。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为兄也不想活了,恨不能到坟里去陪你……

这样,大概三个月以后,一天晚上,老兄思念死去的老弟,一个人抱着酒坛子又喝多了。跌跌撞撞来到老弟的坟上,把喝剩的酒对着上次挖的洞往里倒。这时,就听坟里有人大喊,好酒,好酒!把个老兄吓得,起身想跑,可哪里拔得动腿。老兄对着坟洞子说,老弟你可别吓我,你想喝酒我给你送就是了。坟里边又说,我吓你干啥,我这是在哪里,咋这么黑呀?老兄吃惊地问,老弟你真的没死呀?老弟说,我咋会死啊,记得咱俩上次喝醉了酒,我就睡着了,刚才闻到酒味才醒过来……老兄赶紧双手刨土,老弟你这一觉睡得够长啊,都仨月了。老弟回答,还不是咱喝的酒太好了,让我一醉百日。

在爷爷的故事里,老弟在坟里也没白待,梦里还得一酿酒秘方。因为与酒有缘,这兄弟二人日后开了个酒作坊,酿的酒远近闻名。

在民间,没名没姓的年头是能够包容一切的,老百姓把所有美好的憧憬都归结于此。在老百姓的意识里,年头可以没名没姓,但不可以没有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