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贝春集团

酒做春泥花更香

2016-12-03

——寄语《古贝春报》创刊二十年

择一方寸土,育一株小苗,细播勤耕,二十年培育,昔日的小苗而今早已是大树参天,浓荫蔽日。《古贝春报》是古贝春人播种文化的田园沃土,创刊二十年,诉说着古贝春人的赤子情怀,记载了古贝春集团的兴盛与蝶变。一个企业的兴盛,源自它浓厚的文化底蕴铺垫,古贝春“酒”负盛名,它的文化必然与酒有关。

2013年随作家采风团第一次走进古贝春,便被它浓郁的文化气息深深吸引。参观古贝春酒文化馆,在这里,充分感受到了中国是酒文化的发源地,在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酒与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酒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它与诗、书、画为伴。多少文人墨客借酒明志:李白举杯邀明月,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苏东坡把酒问青天……历史与文化给了酒全新的诠释,一杯佳酿,催生了千古流传的动人诗篇。三层展馆,集中华酒文化与企业文化于一体,囊括了“酒源探寻”、“古贝史话”、“公司掠影”、“工艺展示”、“酒联鉴赏”和“酒道一览”六项内容,一路走完,不觉在心中为古贝春默默点“赞”。基于弘扬民族传统之精华、壮大古贝春酒业之设想,企业掌舵人周晓峰历经十载谋划,于2007年9月建成古贝春酒文化馆,它既是描绘世代酿酒人辛勤劳作的画卷,也是古贝春与社会荣辱与共、和谐发展的颂歌,更成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漫步“诗酒大道”,流水轻轻漫过“书页”状的花岗石流入水槽,形成两条人造瀑布,“书页”上刻有古往今来500多首与酒有关的名诗佳句,堪称中国诗歌领域的一个奇迹。“诗酒大道”两旁伫立着40尊“酒星雕塑”,杜康、李白、怀素、武松等与酒有关的名人,他们或醉态可掬,或金刚嗔目,或凝目远望,或低头沉思,形态各异。思绪随着雕像起伏,似乎穿越了历史,与古人同游。泱泱五洲间、茫茫四海中,耳目所及、足迹所至,可谓空前绝后、逍遥若仙。酒可以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人的大脑皮层和中枢神经,使人处于兴奋状态,饮酒之后,头脑中一切理性化和规范化的藩篱在酒的作用下统统被置之度外,心理上的种种压力亦被抛到九霄云外,情绪的激动亢奋使人产生急于宣泄的心理渴求和艺术创作的冲动。李白被称作酒仙,常常乘酒兴挥毫作诗,这种情境下的创作,无拘无束,任情恣性,酣畅淋漓。怀素更是酒量惊人,他曾道破酒后创作的秘密:“醉来得意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人人来问此中妙,怀素自言初不知”。酒给予了书者心手两忘的思想境界,造成了轻松自如的创作气氛,从而进入到一个超然于法度之外的虚静境地。正是:“问君何举如椽笔,跃上云端酒使狂。”

纵观历史上的文人,大都与酒形影不离。被誉为文坛“竹林七贤”的阮籍、嵇康等人,个个堪称酒中豪杰,常在竹林中饮酒长啸,吟诗作对。酒不仅成就了文人,也成就了文学作品。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是《三国演义》里最精彩的片段之一,煮酒二字,将举重若轻表现得淋漓尽致,倘若缺了它,便少了情趣,没了意境,这正是文学的魅力。古贝春经常邀请文人墨客前来采风,借他们独到的视角与文思书写古贝春的故事,集结成书。自2006年至今,公司先后出版了《揭秘》、《春之声》、《古贝春散文选》、《运河酒话》、《那一缕文韵酒香》等企业文化书籍。这些书以古贝春为主线,从不同角度对鲁西北的酒文化和历史渊源进行了追溯和挖掘,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史料价值于一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精髓,也是一个企业软实力的象征。多年来,古贝春集团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注重深挖酒文化内涵,将其与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以文化软实力有力地推动了公司硬实力的提升。一系列人文景观的修建,将酒文化与企业文化进行有机融合,形成了一个风景如画、和谐统一的生态园区。良好的文化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员工的文化素养,融汇传统文化、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文化设施,分布于园区的各个角落,员工在不经意间就能学到一首诗词、欣赏到一幅字画、掌握一些行业知识。

为了让古贝春人“团结实干、艰苦创业”的优良作风,渗透到每一个古贝春人的血液里,并一代代传承下去,1996年,《古贝春报》创刊,成为了宣传古贝春企业文化的主要阵地。如今,《古贝春报》已经连续发行20年,始终保持40多人的写作队伍,有二十多位通讯员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了处女作。该报的三任主编都加入了省作协,都出版了个人作品集。报纸发行地区遍及全国各个省份,曾9次被评为“全国酒行业优秀企业报”。

酒是古贝春立世的精髓,凭借这条血脉,传承古今,衍生了古贝春灿烂的酒文化。以酒为介,结识了古贝春人,有缘同席而坐。都说酒品看人品,话虽绝对,也能一叶知秋。企业老总周晓峰,睿智达观,性格豪放之人,酒杯一端,谈笑间杯中酒早已下肚,不用劝,自会尽兴;公司文化总监李宽云,幽默诙谐,性格细腻之人,小口慢酌,细细品味,似秋雨淅淅沥沥,于缠绵之中滋润出一脸桃花。文人同酬,推杯换盏,自有佳句天成。酒,不仅与人们的物质生活密不可分,而且融注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聚众群酗,追求的是氛围热闹,酣兴意畅;三五知己酣饮,追求的是襟怀相契,放任忘形。与酒结缘,尽管有悲喜愁苦诸味杂陈,却从饮酒中体味到生活的乐趣。

古贝春有一座人工山,山中“酒仙洞”里埋藏着四层酒库,山上春天鲜花簇簇,夏天绿荫重重,秋天瓜果飘香,四季美景各不同。不知是山因酒浸润花繁果盛,还是酒因山之灵秀而历久弥香。常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而古贝春以酒做春泥,护得《古贝春报》花开更艳。如今,用“人杰地灵”形容古贝春尚觉不足,历经岁月的磨砺,它已经凝练成一坛醇美的酒,集五谷精华、天地之气,那沉在坛底的文韵,开坛之时,必香满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