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3
——记设备中心机电班班长董立超
董立超1987年11月出生于武城县鲁权屯镇韩家坝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2009年2月初,他在济南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结业来公司实习,实习结束后就在设备中心机电班当了一名维修电工。刚参加工作那会儿,他一有空就自学《安全用电》、《电子技术》、《电梯维修操作指南》、《电器维修》等相关知识。工作中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虚心向同事请教,同事们把工作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他。聪明好学、勤于思考的他,经过半年多的实践摸索,就掌握了公司所有用电设备的日常维修知识,逐步成为机电班中年轻的技术骨干。2014年2月初,他因工作业绩突出、业务熟练,被公司领导提拔为机电班班长。
董立超刚参加工作不久,设备中心机电班接到灌装车间压盖机需要接线的任务,机电班班长委派他去处理一下。他来到灌装车间根据车间主任的要求,断了电源闸刀后就开始接电源线,心想:这不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吗?很快就把两根电源线接好,通上电后设备正常工作。正当他满怀信心地把电源线放到柜面上准备离开时,忽然听见“刺啦”一声响,并伴随着一股浓浓的胶皮烧焦的气味,电源接头瞬间就被烧焦了!董立超马上拉下电闸,经过检查电源接头,发现一根发丝般细小的铜丝,在刚才缠绕绝缘胶布时因一时大意被遗露在外面,与柜台面板的铁皮接触发生了电源接地。他很快地排除了故障,自己也惊出了一身冷汗。在经历这一次失误之后,董立超告诉自己:“干电工这活,容不得一丁点儿的马虎大意。”
机电班负责全公司所有用电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工作,以及新增设备的线路铺设、照明灯具的更换工作。俗话说:“紧车工、慢钳工,吊儿郎当干电工。”但是由于我公司厂区规模较大,他们这几个电工却成了大忙人。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总能看见董立超驾驶着电动三轮车和他的伙伴们穿梭于厂区。夏天在室外工作顶多热一点,可冬天的时候,寒风像刀子一样凛冽,即使穿厚厚的棉衣也能把人冻僵,他们却照常登上爬下,接线打眼,手脚冻得生疼,时常有摔伤的危险。
今年8月12日下午,董立超接到储运中心的电话,公司多元项目产业园一库房需要安装照明线路,他和孙东彬及时来到现场。董立超蹬着包装箱垛小心翼翼爬上了距离地面约4米高的简易屋顶,屋顶一侧搭在围墙上,他试着来回走了一下感觉没有问题,便顺着靠墙一侧放线的架子进行铺线……不料脚下一滑,一下子从顶上跌落下来,膝盖硬生生跪在水泥地面上。他下意识地看了下已经失去知觉的双腿,见整个右膝盖都凹陷下去了,鲜血隔着衣裤还往外浸……他的同伴孙东彬慌忙中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先送往了武城县医院,因伤势太重又转到了德州市人民医院。经医生初步诊断:膑骨骨折,需要手术治疗。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手术后在家休养的三个月里,他一直牵挂着公司的工作,还没完全好就来上班了,右膝盖骨至今还有五颗钢钉尚未拆除,爬楼还使不上劲呢。
事后,董立超说,当时要不是追求线路的整齐划一,顺便把电线往顶上一扔抻直也能应付交差,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但是干维修电工这行,最主要的是要把安全用电放在首位,不能遗留任何安全隐患。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他还会这样做。
对于他的承诺,笔者是深信不疑的。像更换机械化生产车间照明灯等高空作业,照明灯距离地面约10米高,周围没有可供搭脚手架的空间,只能爬到8米多高的行吊车上站在不足半米宽的横截面过梁上工作,胆小的真不敢上去。特别是进入秋冬季节,车间里被浓浓的雾汽笼罩着,站在行吊车横面上又湿又滑,更增添了危险。每当有这样危险的工作,董立超倒是乐意抢着去干的:“说句心里话别人去换还真有点不放心呢。”
董立超带领机电班全体人员,团结协作、不怕吃苦,干工作不求回报,成为公司各科室争相学习的榜样。机电班也相继被授予“山东省安全生产优秀班组”、“山东省轻工行业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