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学会喝酒
2017-02-06
十六岁那年中秋节,那晚的月亮又大又圆。
父亲那天很高兴,特地买回来一瓶古贝大曲。吃饭的时候,父亲倒了一杯酒,端起来凑到嘴边又放下了。他起身找来只小酒盅,给我也倒了一盅。我诚惶诚恐地接过酒,对父亲说:“爸,我不会喝酒……”父亲说:“不会喝不要紧,学着点儿,慢慢就会了。”母亲在旁边劝阻:“孩子还小,喝的哪门子酒?”
父亲不这么认为。他说,孩子过了十六岁,马上就是成年人了。在咱们农村,要撑门户,就得先学会喝酒。父亲转身对我说:“我十四、五岁的时候,你爷爷就让我练着喝酒了。主要是我小时候胆小,晚上一个人不敢出门。你爷爷粗声大嗓地对我说,酒壮英雄胆,喝杯酒你就有男子汉的阳刚气了。还别说,三杯酒下肚,血脉贲张,夜里下地看庄稼,经过一片坟地,我都一点不打怵。”
我经常听父亲说起他小时候的事情。父亲小时候身体很瘦弱,饭量也不大,他是家里唯一的男丁,爷爷还指望他支撑门户呢,这可怎么行?爷爷从一位老中医那里了解到,我父亲属于体寒阳虚。爷爷特地央人炮制了药酒,让我父亲每日饮用,再加上父亲习武强身,效果非常明显,父亲的身体很快强壮起来,也正是从饮用药酒开始,父亲养成了喜欢喝两口的习惯。
父亲要我学会喝酒,是让我懂得一些礼仪,以便步入社会。很多规矩,是在酒桌上立下的。一个人懂不懂礼数,往酒桌上一坐,就能看出来。长辈谈笑风生,晚辈当谨言慎行,以示对长辈的尊重。父亲说,酒桌上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才华、修养和风度。还有,敬酒也是一门学问,记住要先给尊者长者敬酒,做一个有礼貌的人,你才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
父亲说,让你学会喝酒,不是让你去拼酒。在农村,你不会喝酒是很被动的,因为很多的场合是离不开酒的,比如,修房盖屋,乡亲们要过来帮忙,东家会备下酒菜,尤其是上梁大吉的日子,大家都要喝酒庆贺,无论如何是要喝的。如果你一点不喝,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还有孩子生日娘满月的,结婚大喜的日子里,喜酒更要喝。“以后多跟你堂叔学着点。”父亲一再嘱咐我。
说起堂叔,我特崇拜。堂叔那时三十岁出头,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当时他担任生产队长,村里的大事小情都要他出面给解决。堂叔很精明,事情总是能处理得很圆满,不负重望。他很喜欢喝酒,不是他请别人,就是别人请他,总之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摆平的。
记忆最深的一次,我大伯家一个堂兄结婚,堂叔自然要去陪客人,而且是贵客,就是娘家送嫁的那一桌。我真佩服堂叔的酒量,他一个人陪十多个人喝酒,把一桌人都喝好,自己还不带醉的。尤其是他即兴而来的那些祝酒词,从头到尾都不重样。像“一杯小酒不会醉,再来一杯暖暖胃”、“朝花夕拾杯中酒,帅哥你喝酒要带头,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喝了这杯好运跟你走”……接下来,堂叔先打一圈,“烧香不漏神,喝酒不漏人”,他就这样一杯一杯敬过去。席间有位穿花褂的,堂叔张口就来:“衣服穿得花,喝酒顶呱呱。”他这一劝,穿花褂的二话没有,仰脖子就干了。堂叔趁热打铁:“走到一起不容易,哪能一杯表心意。”双手举杯,那人两杯酒见了底。这其间,堂叔是一杯不落地陪着喝的,直到把客人送走,他依然红光满面,神采奕奕,没有半点醉意。我打心底里暗下决心,我得向堂叔学习。
“你要学会喝酒。”堂叔也对我说过这句话,和父亲如出一辙。也是在这一年,我随着堂叔去出河工,到离家百里之外的地方去挖河。那时挖河都是靠人工,用小推车一车一车地,把淤泥从河床运到河堤上去。堂叔照顾我,让我拉纤。别人在后面推车,我用绳子在前面拉。一天干下来,浑身都散了架,晚饭也不想吃了,躺在地窝子里,难受得觉都睡不成。这时,堂叔不知从哪弄来一瓶古贝大曲,给我倒了半碗:“喝了这碗酒,舒筋活血,舒舒服服睡一晚上,明天还能缓过劲来。”这多半碗酒,我看着就打怵,哪里喝得下。堂叔说:“你得学会喝酒,不然的话,明天你就趴窝了,爬都爬不起来。”我半信半疑地接过酒,慢慢喝下去。火辣辣的液体滚过喉咙,在我身体内燃烧。第一次喝这么多酒,我很快就睡着了。一觉睡到大天亮,第二天醒来后,果然觉得很解乏。
我就这样,慢慢学会了喝酒,甚至学会了划拳猜令,血性上来,也在酒桌上拼过酒。多年过去了,长辈们“你要学会喝酒”的告诫,还有乡村里淳朴的酒风,至今仍然令人怀念。